時間:2019-02-15 11:09
來源:金華市環境保護局
(三)運輸結構調整攻堅行動
11.優化調整貨物運輸方式。制定運輸結構調整工作落實方案,完成火電、熱電、水泥等重點企業大宗物料運輸結構摸底調查,全面掌握鐵路專用線利用率、港口運輸等情況。開展涉煤炭、礦石、砂石、水泥、化工原料等大宗物料運輸結構摸底調查,對企業未按環評報告要求使用鐵路專用線、水路、管道等運輸大宗物料的,責令其2019年3月底前完成整改;具備水路、鐵路貨運條件的重點企業,不得公路運輸煤炭和礦石。大幅提升鐵路水路貨運量,2018年12月底前,蘭溪港的煤炭和礦石等大宗貨物集疏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替代30%貨車運輸,力爭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15%,義烏-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量比2017年增長20%。大力發展多式聯運,2018年12月底前,建設2個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5個綠色物流配送中心。(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12.加快車船結構升級。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2018年全年推廣新能源汽車4500輛(標準車),新增和更新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城市公交車100輛。加快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2018年底前,全市建設物流集散地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60個。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中重型柴油貨車及采用稀薄燃燒技術、“油改氣”老舊燃氣車輛。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等新增或更新作業車輛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推進船舶更新升級。實施一階段船舶排放標準;嚴格執行船舶強制報廢制度,提前淘汰使用20年以上的內河航運船舶;推廣電動、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船舶。深入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加快推廣江海直達船型和節能環保船型。(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13.嚴厲查處機動車超標排放行為。推進機動車“天地車人”一體化監控系統建設。2018年12月底前,根據交通部門道路交通流量調查數據,制定柴油車遙感監測設備建設方案;加快完成國道、省道等主要貨運通道遙感監測設備布設。(市環保局牽頭)
推進新車環保監督管理,組織開展新生產、銷售車輛的監督抽查工作。嚴格新注冊登記柴油貨車排放檢驗,排放檢驗機構要通過國家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逐車核實環保信息公開情況,查驗污染控制裝置,開展上線排放檢測。(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環保局牽頭)
加大路檢路查力度,形成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公安交管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常態化工作機制,加大路檢路查力度,依托機動車集中停放地和維修地、貨物集散地、公安交警執法站、公路超限檢測站等,定期開展綜合執法檢查,環保部門重點檢查柴油貨車污染控制裝置、車載診斷系統(OBD)、尾氣排放達標情況等。開展入戶監督抽測,對物流園區、貨物集散地、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工業企業、公交場站、長途客運站、施工工地等車輛集中停放、使用的重點場所,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抽查柴油車尾氣排放情況。(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環保局牽頭)
開展區域重型柴油車專項聯動執法檢查。對超標排放等違法車輛,一律依法從嚴處罰、勸返,并要溯源、曝光車輛制造企業、排放檢驗機構、所屬運輸企業注冊登記地等信息。加強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監管。重點核查初檢超標車、異地車、注冊5年以上營運柴油車的檢測過程數據、視頻圖像和檢測報告,對偽造機動車排放檢驗結果、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臨時更換機動車污染控制裝置等弄虛作假行為,依法嚴厲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環保局牽頭)
推動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建設工作。扶持建設規模適當的汽車排放污染維修治理站(M站),加強技術人員專業培訓,提高汽車排放污染維修治理能力。各地環保、交通運輸等部門建立排放檢驗和維修治理信息共享機制,實現數據共享和封閉管理。(市環保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14.加強非道路移動源污染防治。2018年12月底前,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劃定并公布低排放控制區。低排放控制區、港口碼頭和民航通用機場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港口、機場新增和更換的作業機械主要采用清潔能源或新能源。重點針對冒黑煙工程機械開展專項整治。推廣地面電源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局、市水利局、市環保局牽頭)
推動靠港船舶優先使用岸電,2018年底前,金華港蘭溪港區建設9套岸電設施。(市交通運輸局牽頭)
推廣地面電源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2018年12月底前,義烏機場建設6臺地面電源替代飛機輔助動力裝置。(義烏民航局牽頭)
15.加強油品監督管理。2018年底前,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禁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逐步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軌”。對儲油庫、加油(氣)站和企業自備油庫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對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線加油站(點)銷售車用尿素情況進行監督抽查。繼續嚴格實施長三角地區船舶排放控制區靠泊船舶換用低硫油措施,內河船舶和江海直達船舶應使用符合標準的油品。(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建設局配合)
組織開展打擊黑加油站點專項行動。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以超標重型柴油車、群眾舉報、企業自備油罐為突破口,以城鄉結合部、高速公路、國省道等重型柴油車集中通行路線為重點,認真開展線索摸排、暗訪檢查、深挖細查,確保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懲一起。對發現的黑加油站點,要逐站核查、掛牌督辦、逐站銷號,確保黑加油站點清零。要研究建立長效監管機制,逐級壓實責任,防止死灰復燃。(市商務局牽頭,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配合)
(四)用地結構調整攻堅行動
16.嚴格施工揚塵監管。2018年10月底前,各地要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完成揚塵整治。各類建筑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和暫不開發土地臨時綠化等“七個百分之百”。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并與主管部門聯網。各類長距離的市政、城市道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各地要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將揚塵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對渣土車輛未做到密閉運輸的,一經查處按上限處罰,拒不改正的,車輛不得上道路行駛。(市建設局牽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