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31 09:26
來源:河南生態環境廳
縣(市、區)排名情況
縣(市、區)水質排名情況
地表水環境質量前10名,由好到差依次為:平頂山石龍區、平頂山魯山縣、洛陽嵩縣、南陽鴨河工區、濮陽縣、南陽內鄉縣、開封尉氏縣、洛陽宜陽縣、許昌開發區、三門峽盧氏縣。
地表水環境質量后10名,由好到差依次為:商丘睢縣、商丘梁園區、新鄉牧野區、鶴壁淇縣、南陽鎮平縣、周口川匯區、商丘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鶴壁浚縣、濮陽臺前縣、新鄉獲嘉縣。
縣(市、區)水質變化情況
與8月份環比,改善幅度前10名,由高到低依次為:平頂山石龍區、濮陽開發區、洛陽宜陽縣、濮陽縣、濮陽范縣、濮陽南樂縣、周口扶溝縣、平頂山魯山縣、平頂山寶豐縣、新鄉原陽縣。
與8月份環比,部分縣(市、區)地表水環境質量惡化,惡化幅度由低到高后10名為:開封蘭考縣、駐馬店上蔡縣、許昌東城區、鄭州新鄭市、新鄉獲嘉縣、信陽商城縣、鄭州滎陽市、南陽官莊工區、濮陽臺前縣、南陽鎮平縣。
預警提醒
按照《河南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月排名暨獎懲暫行辦法》,對本月水質沒有改善,且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后3名的省轄市及后10名的縣(市、區)政府進行警示。分別為:焦作、鶴壁、商丘3市;商丘睢縣、南陽鎮平縣、鶴壁浚縣、濮陽臺前縣、新鄉獲嘉縣5縣(市、區)。
財務審計處副處長程勝:
全省生態補償情況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和河南省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豫政辦〔2017〕74號)要求,按照“誰污染、誰賠償,誰治理、誰受益”原則,我省嚴格落實按月實施生態補償制度,現對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的支償、得補情況予以發布。
8月份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2019年8月,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共支償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561萬元,得補691.5萬元;共支償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568萬元,得補586萬元。綜合大氣和水兩項生態補償,8月份支償金額最高的省轄市是洛陽325萬元、省直管縣是鞏義12萬元;得補金額最高的省轄市是三門峽174.5萬元、省直管縣是蘭考6萬元。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共考核PM10、PM2.5和優良天數3項指標,以全省平均值作為考核基數。
省轄市中,7個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從高到低依次是:洛陽155萬元、焦作130萬元、濟源100萬元、安陽70萬元、鄭州51萬元、南陽37.5萬元、平頂山17.5萬元。
11個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濮陽131.5萬元、三門峽94.5萬元、新鄉89萬元、駐馬店78.5萬元、商丘71.5萬元、信陽63萬元、鶴壁50萬元、周口45萬元、漯河40.5萬元、開封24萬元、許昌4萬元。
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主要考核地表水斷面、飲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和水環境風險防范等內容。
省轄市中,4個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鄭州190萬元、洛陽170萬元、南陽160萬元、新鄉30萬元。13個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安陽110萬元、三門峽80萬元、周口60萬元、鶴壁50萬元、許昌50萬元、焦作40萬元、商丘40萬元、駐馬店40萬元、開封30萬元、信陽30萬元、漯河20萬元、平頂山10萬元、濮陽10萬元。
省直管縣(市)中,3個縣(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鞏義12萬元、新蔡4萬元、永城2萬元。5個縣(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蘭考6萬元、鹿邑4萬元、滑縣2萬元、長垣2萬元、鄧州2萬元。
9月份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2019年9月,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共支償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金690.5萬元,得補565萬元;共支償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金156萬元,得補914萬元。綜合大氣和水兩項生態補償,9月份支償金額最高的省轄市是安陽275萬元、省直管縣是鞏義12萬元;得補金額最高的省轄市是三門峽401.5萬元、省直管縣是鹿邑4萬元。
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省轄市中,11個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從高到低依次是:安陽235萬元、鶴壁70萬元、焦作70萬元、新鄉65萬元、許昌65萬元、漯河60萬元、鄭州42萬元、開封25萬元、濮陽25萬元、駐馬店25萬元、平頂山8.5萬元。
7個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三門峽301.5萬元、信陽148.5萬元、南陽58.5萬元、濟源28萬元、洛陽19萬元、周口5萬元、商丘4.5萬元、
水環境質量生態補償情況
省轄市中,5個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平頂山40萬元、安陽40萬元、漯河30萬元、焦作20萬元、許昌10萬元。
13個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信陽150萬元、三門峽100萬元、駐馬店100萬元、鶴壁80萬元、濮陽80萬元、周口80萬元、新鄉70萬元、南陽50萬元、濟源50萬元、開封40萬元、洛陽40萬元、鄭州30萬元、商丘30萬元。省直管縣(市)中,2個縣(市)需支償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鞏義12萬元、新蔡4萬元。
5個縣(市)可得補生態補償金,由高到低依次是:鹿邑4萬元、蘭考2萬元、滑縣2萬元、長垣2萬元、鄧州2萬元、永城2萬元。
大氣環境處調研員劉宏東:
藍天保衛戰進展情況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生態環境部關于打好藍天保衛戰的工作要求,緊盯目標任務,精心謀劃安排,強化攻堅措施,加強跟蹤督辦,全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環境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領導高度重視,高位推動大氣攻堅工作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污染防治攻堅調度會、推進會等,專題研究部署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王國生書記、陳潤兒省長多次到省生態環境廳調研,謀劃加強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政策措施;7月25日,對上半年空氣質量排名靠后的3市10縣進行公開約談。陳潤兒省長連續三次主持召開全省“三散”治理推進會和現場會,持續發力深化三散治理效果。黃強常務副省長組織召開“四大結構”調整、“三散”專項治理推進工作會議,要求各相關部門建立有效的推進工作機制,按照時間節點確保各項重點目標任務完成,同時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工作要求,制定詳細管用的工作方案和相關政策,全面推進“電代煤”“氣代煤”建設,盡快實現全省范圍內的散煤“清零”。為有效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更為各級各部門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保證、增強了信心。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