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06 10:36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自動監控設施應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聯網。加強自動監控設施運營維護,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90%。企業在正常生產以及限產、停產、檢修等非正常工況下,均應保證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并聯網傳輸數據。各地對出現數據缺失、長時間掉線等異常情況,要及時進行核實和調查處理。嚴厲打擊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行為,對監測機構運行維護不到位及篡改、偽造、干擾監測數據的,排污單位弄虛作假的,依紀依法從嚴處罰,追究責任。(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牽頭督導)
(六)完善經濟政策
各級財政應加大對工業爐窯綜合治理支持力度,對我區工業爐窯治理標桿企業予以引導性、獎勵性資金支持。自治區財政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應向工業爐窯治理重點區域盟市以及治理進展快、規模大的其他盟市予以適當傾斜。嚴格落實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黃磷、鋅冶煉等行業差別電價政策,對限制類企業用電(含市場化交易電量)實行更高價格,推動涉工業爐窯行業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于工業爐窯綜合治理等。(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財政廳牽頭督導)
(七)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各盟市應將涉工業爐窯企業全面納入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以“可操作、可檢測、可核查”為基本要求,采取切實有效的應急減排措施,落實到具體生產線和設各,做到全覆蓋。原則上工業爐窯應以停止生產線或主要產排污環節(設各)為 主,對不可臨時中斷的生產線或生產工序,相關企業應提前調整生產計劃,確保預警期間減排措施的落實。樹立我區工業爐窯治理標桿企業,根據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行差異化應急減排管理,對我區工業爐窯治理標桿企業和完成工業爐窯超低排放改造并穩定運行的企業,在重污染天氣應對等方面予以支持。(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內蒙古氣象局牽頭督導)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一、《方案》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國發〔2018〕22號)和《內蒙古自治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內政發〔2018〕37號)總體要求,深入開展我區2019-2020年工業爐窯專項治理、推進全面達標排放,根據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印發的《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環大氣〔2019〕56號),制定并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幫助各有關單位和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方案》的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現就《方案》的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方案》正文包括五部分,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主要包括全面摸底全區工業爐窯的分布狀況與排放特征、建立工業爐窯詳細管理清單、實現監管全覆蓋;明確各盟市政府是《實施方案》的責任主體,明確“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的治理原則;落實企業治理的主體責任,強化各部門聯動執法,建立工業爐窯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提出《實施方案》的治理目標,即到“2020年,全區工業爐窯全面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基本建立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管理體系,重點區域有效控制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持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范圍。明確我區涉及工業爐窯的七類重點行業和八類主要爐型。確定全區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工作的重點區域,即包括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烏海市及周邊地區、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和達拉特旗等地區。
(三)實施步驟。全區工業爐窯綜合治理共包括三個步驟。一是全面建立工業爐窯整治管理清單,二是分類實施工業爐窯各項整治任務,三是嚴格進行工業爐窯治理效果評價。
(四)重點任務。共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包括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和加大落后產能淘汰;二是加快燃料清潔化替代,包括推進燃料清潔化替代和加快淘汰燃煤工業爐窯;三是大力實施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包括推進工業爐窯全面達標排放、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管理、推進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和加大煤氣發生爐污染治理力度;四是開展園區和產業集群綜合治理。
(五)政策保障措施。共包括七各方面的內容:一是加強組織領導,二是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三是強化定期報告和執法檢查,四是加強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體系建設,五是強化監測數據質量控制,六是完善經濟政策,七是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
三、《方案》的意義
(1)有利于減輕大氣污染,改善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空氣質量。
(2)有利于推進我區工業爐窯升級淘汰和燃料清潔替代,推進全面達標排放。
(3)有利于有效控制我區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持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4)有利于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和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良好氛圍。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