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08 09:49
來源:晉江市人民政府網站
各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或終止應急行動,并完成應急處理情況的上報,繼續進行跟蹤監測和評估。
六、總結評估
(一)總結評估
應急終止后,重污染天氣應急辦負責組織相關部門和技術專家對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開展效果做出總結,對預警應急時期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污染源監測數據以及氣象、經濟、能源、生活等各方面數據資料進行統一匯總梳理分析,對應急措施的效果、應急程序的響應、各部門的執行以及可能造成的后續環境影響進行評估預測,檢驗各項應急措施的實際改善效果,科學評估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并針對應急響應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對應急預案做進一步補充完善。
應急終止后,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及各成員單位針對應急響應處理情況要形成書面材料,上報重污染天氣應急辦,以便進行評估及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二)獎懲
加強對各單位應急預警、響應、處置工作的監督檢查,對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按照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對不認真履行職責、玩忽職守且造成嚴重損失的,依法對有關單位或者責任人給予處罰或處分。
七、應急培訓與演練
(一)培訓
重污染天氣應急辦聘請有關管理人員和領域專家對應急組織機構的相關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應急知識和業務培訓,有針對性的培養組織協調、監測預警能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
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單位應根據應急預案職責分工,有計劃的開展相關應急專業技術人員日常培訓。
1.培訓目的
通過培訓,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的應急響應能力,增強應急處置工作組的應急工作能力,明確自身職責及處理方法。
2.培訓計劃
(1)應急處置指揮部成員的培訓
邀請一些其他城市參與過重污染天氣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領導及環境應急專家開展講座,現場進行交流及應急事故紀錄片的播放,每年至少組織一次。
(2)應急處置工作組成員的培訓
邀請本省、市的環境應急專家對應急處置工作組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加深對預案內容的認知,明確各成員的應急職責,并指導成員在實際應急工作中如何處理問題,每年組織兩次。
3.培訓要求
(1)各成員應充分重視培訓工作,充分認識開展預案培訓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在實際應急救援工作中的意識及能力。
(2)參與培訓人員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與,應由單位其他人員替代,每次培訓會議、預案中所涉及的各個現場工作小組的人員必須到位。
(3)參與培訓人員必須仔細聽講做好筆記,保證培訓質量。
(4)所有培訓人員必須按時到指定地點接受培訓,遵守課堂培訓紀律,不準吸煙和喧嘩。
(二)演練
重污染天氣應急辦定期組織成員單位按照各自的職責對預案進行綜合演練,應急演練重點考察和培養各應急組織機構信息報送與發布、應急聯動能力,并對各種響應方案實施效果進行模擬,提高應對重污染天氣能力。
1.應急演練目的
(1)評估晉江市行政區域內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及時修改應急預案、執行程序、行動檢查表中的缺陷和不足;
(2)評估晉江市行政區域內重污染天氣環境事件的應急能力,識別資源需求,確定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協調問題;根據演練結果修正和完善應急預案;
(3)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應急預案、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評估應急培訓效果、分析培訓需求;同時,作為一種培訓手段,通過調整演練難度,進一步提高應急響應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4)提高全體應急人員及市民的安全意識及環保意識。
2.演練適用范圍、總體思想和原則
本預案應急演練方案針對晉江市行政區域內,動用本市相關行政機關及重點企業的應急力量進行全面演練,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指南》的要求,進行演練策劃,遵守“保護生命、安全第一、預防在先”的方針和“救護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科學計劃、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周密組織、統一指揮、分步實施、講究實效,保證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
3.演練策劃組
組長:應急處置指揮辦公室主任
成員:應急處置指揮辦公室成員
演練方式:實戰演練、桌面演練。
演練頻次:實戰演練每年一次、桌面演練每年兩次。
策劃組應確定演練目的、原則、規模、參演的單位;確定演練的性質與方法,選定演練的地點與時間,規定演練的時間尺度和公眾參與的程度;確定演練實施計劃、情景設計與處置方案,審定演練準備工作計劃和調整計劃;檢查和指導演練準備與實施,解決演練準備與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重大問題;協調各類演練參與人員之間的關系;組織演練總結與追蹤。
4.演練參與人員
應急演練參與人員應包括應急處置指揮部的所有成員。
5.演練的內容
根據本預案的要求,演練的內容可包括:監測預警、工業污染應對、機動車污染應對、揚塵污染應對、生活污染應對、健康防護、宣傳報道、氣象干預、后勤保障等。
6.演練規定
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演習過程中所有消息或溝通必須以“這是一次演習”作為開頭或結束語,事先不通知開始日期的演習必須有足夠的安全監督措施,以便保證演習人員和可能受其影響的人員都知道這是一次模擬緊急事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