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8-20 09:29
來源: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8月18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河北省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新聞發布會。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何立濤向大家介紹今年我省空氣質量改善狀況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并與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翟佳麟,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周久建,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共同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二級調研員袁金輝主持。
實錄如下: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二級調研員袁金輝: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發布會。
本場發布會的主題是“河北省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
今天,我們專門邀請到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何立濤,向大家介紹今年我省空氣質量改善狀況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同時,我們還邀請到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翟佳麟、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周久建、河北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他們將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何立濤副廳長作介紹。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何立濤:
各位記者,各位來賓:
大家好!非常高興和大家見面。首先,我代表河北省大氣辦和省生態環境廳對大家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向大家介紹全省今年1-7月空氣質量改善狀況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以及開展8-9月集中攻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有關工作安排。
一、持續攻堅發力,空氣質量實現全面改善
今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統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力推進系列攻堅行動,空氣質量實現持續好轉,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增強。主要呈現四大特征。
一是全省PM2.5平均濃度大幅下降,4、5、6、7連續四個月達到國家二級標準。1-7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0%,高于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下降幅度2.2個百分點,特別是4、5、6、7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33、30、30、34微克/立方米,均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4月份PM2.5平均濃度為2013年以來首次達標。
二是優良天數大幅增加,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1-7月,全省優良天數137天,同比增加19天,其中邯鄲市同比增加47天,衡水市同比增加32天,保定市同比增加31天;優良天數比例64.5%,同比上升8.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增幅3.6個百分點;全省重污染天數9天,同比減少5天,其中邢臺市同比減少15天,邯鄲市同比減少11天,石家莊市同比減少10天。
三是6項污染物全面下降,臭氧實現2015年以來首次下降。1-7月,全省PM10平均濃度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2%;二氧化硫平均濃度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5%;二氧化氮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一氧化碳平均濃度2.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臭氧濃度18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6%,下降幅度分別高出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降幅2.8、14.4、1.3、2.0、4.5個百分點。其中臭氧為我省2015年以來歷史同期首次同比下降。
四是各設區市空氣質量全部改善,傳輸通道城市改善明顯。1-7月,各設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部改善,PM2.5平均濃度除承德、張家口市同比持平外,其他各市下降幅度較大。其中邢臺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和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20.2%、22.2%,邯鄲市分別下降19.7%、18.3%,保定市分別下降17.9%、16.9%。
二、堅持標本兼治,大氣污染重點治理扎實推進
(一)科學組織推動,大氣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王東峰書記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省委專題會議,親自審定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方案,許勤省長多次召開省政府常務會、省長辦公會等,親自部署推進重點治理工作。袁桐利、葛海蛟等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督導檢查,指導協調解決重點問題。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突出頂層設計,制發實施2020年工作方案,修訂考核辦法,將重點治理任務清單化、具體化、責任化。省大氣辦聚焦重點時段,組織實施春節、元宵節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控、2-3月大氣污染治理攻堅、4月揚塵污染防治攻堅、5-9月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會戰等系列專項行動;聚焦重點區域,針對承德和張家口一季度空氣質量惡化問題,精準指導兩市開展空氣質量管控攻堅行動,實現兩市1-7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持平。省有關部門認真落實職責分工,扎實開展重點治理攻堅。各市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協調調度,全力督導推進,強化工作舉措,有力有序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二)強化治本攻堅,“四大結構”調整取得扎實進展。
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堅定不移壓減過剩產能,1-7月,全省壓減退出煤炭產能150萬噸、焦炭產能62萬噸,淘汰火電機組7.8萬千瓦,關停平板玻璃產能840萬重量箱,工業企業退城搬遷3家。2018年-2020年7月,全省共壓減退出鋼鐵產能4757.4萬噸、水泥產能647.4萬噸、關停平板玻璃產能2310萬重量箱,退城搬遷和關停重點污染工業企業49家,提前超額完成我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同時,省政府出臺《支持重點行業和重點設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的若干措施》,制發水泥、平板玻璃、鍋爐、陶瓷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地方標準,全面推進鋼鐵、水泥、平板玻璃和陶瓷行業超低排放改造。1-7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項目175個,完成工業爐窯深度治理1623臺;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1959家,實現動態清零。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