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23 09:07
來源:環保部發布
經濟日報:去年政府工作報告里面提出要鐵腕治理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提出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下降3%,我想了解一下目前這個指標完成的情況。
趙英民:四項總量控制的約束性指標,在去年一年完成的還是不錯的,就目前我們掌握的快報數據,這四項污染物指標都是超額完成的。目前我們正在組織力量,對這些各地快報的數據進行審核。總體四項任務都是超額完成,具體到底是多少,等我們核對完以后,按程序發布。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之前采訪時候發現各地都存在這個情況,大家匯報已經完成多少電代煤、氣代煤,但是很多時候是管道、設施完成了,真正情況是由于老百姓一些意愿,或者因為一些配套,可能還在用煤。煤炭市場的一些變動,也可能造成一些回流,重新去用散煤。我看部里也通報了一些這種情況。針對這個情況,我們下一步有什么處理方法?另外有一些地方在接受采訪時候說,雖然現在一直在提煤炭市場管控從源頭控制劣質燃煤進入市場,但還是需要地方到末端消費市場去查,如查處非法的儲煤站或者什么,有沒有可能在源頭,比如說山西作為煤炭輸出大省,能否把煤炭做一個細分,一些煤炭它作為民用燃煤散煤是劣質的,做電煤有可能的,有沒有可能從源頭上做一些細分工作?另外就是在石家莊采訪時候,他們從環保角度來說,這兩年石家莊工業圍城、燃煤減量這些問題,覺得沒什么太大變化,而石家莊空氣9月開始已經很差了,這說明從環境質量倒推有一些措施不太合理,或者落實不到位,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下一步考核或者督導上有什么安排?
趙英民:你提出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我們在落實《大氣十條》過程中,如何把一些好的政策措施一抓到底,抓實抓到位的問題,無論是散煤替代,還是《大氣十條》落實的各項工作,我想大家已經注意到,最近環保部領導正帶隊在京津冀地區進行一季度空氣質量督查,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解決你說這個問題。關于散煤替代,確實涉及到方方面面,是非常復雜的事情。但是應該說去年,京津冀地區在落實強化措施方面,在散煤替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剛才我跟大家通報了他們的完成情況。
我剛從衡水督查回來,在武邑縣城看了一個集中供熱站,這個縣城不大,去年供熱之前建設了一個一百蒸噸的燃煤鍋爐,一下就把它縣城建成區所有的小鍋爐都淘汰取締了,當地老百姓對此非常歡迎。同時,它的空氣質量數據也顯示,往年一到供暖季空氣質量就惡化;去年冬天城區空氣質量沒有明顯惡化。應該說這方面工作,各地正在扎扎實實落實。
但是的確我們也發現一些地方,有散煤改造完以后復燒的情況。我覺得這個情況雖然是個別的情況,但是應引起我們高度重視,要深入研究為什么會復燒,這里面既有經濟政策執行到位問題,也有管理問題,還有責任落實問題,所以必須多管齊下,落實這方面的責任。你們有機會可以到河北廊坊、保定改造過的農村看一下,已經改造過的非常好,用氣的壁掛爐,一打開就有熱水,就可以做飯,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老百姓非常擁護,它不光是錢的問題,主要生活水平提高問題,同時價格上也有相應的政策補貼。這是一個民心工程,老百姓是非常歡迎的,關鍵是我們各級黨委、政府部門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明確的任務要抓落實,落實到位。按照時間節點,散煤替代工作必須在供暖季之前完成,相關工作協調,確保如期讓老百姓供上熱,不影響生活,這個是我們政府要做的事情。
中國青年報:昨天晚上發了1月份數據,這個數據不太好看,可能是不是也跟跨年霾有關系,您能否解釋一下。
趙英民:今年1月份的數據,不降反升的情況,仍然是去年入冬以來情況的繼續。去年入冬以來,我們空氣質量嚴峻形勢,社會各界也有很多議論,我剛才一開始講到,從全年看,空氣質量逐年改善;但是單把冬季挑出來,改善不多,甚至是有惡化的趨勢。所以1月份的數據,實際上是去年入冬以來仍然在供暖季情況的繼續。
我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產品的產量增加、經濟活動加強,對空氣質量改善的壓力加大。去年下半年開始,鋼鐵、電解鋁、建材等市場回暖,冬季京津冀周邊地區火力發電量和鋼鐵、焦炭、平板玻璃等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0.9%、6.6%、5.8%、16.1%。部分企業在春節期間仍然加班加點生產,我們通過國家電網用電量的數據分析發現,很多企業春節期間的用電量沒有明顯下降,這個跟往年春節不太一樣。從衛星遙感反演也得到,從1月份二氧化氮柱濃度分布來看呢,河北的中南部、河南的北部、山東的中西部,二氧化氮的柱濃度一直處于高位,這些數據都從不同的角度印證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排放是比較高的,這是一個原因。
第二,農村散煤用量還是上升的趨勢,京津冀地區散煤的替代工作還需要加速。最近我們會同發改委、能源局等部門對北方清潔供暖進行入戶調查,發現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農村冬季取暖的方式和燃煤的使用量都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過去農村是以小蜂窩煤煤爐采暖為主,晚上基本上是臥室里面取暖,廚房等其他地方就沒有取暖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改成了小鍋爐,家里面幾間房都是暖氣連起來,每戶用煤量由過去每年不足一噸,現在基本上每年每戶都在兩噸以上,燃煤量呈逐年上升的態勢。
另外,在環保部聯合京津冀三地開展的冬季燃煤煤質專項檢查當中,我們發現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抽樣燃煤煤質達不到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者地方標準。也就是說,農村散燒取暖的這部分煤的煤質相對比較差,灰分、揮發分含量比較差,硫含量也有超標的現象。剛才說了,散煤的燃燒沒有任何治理設施,一噸散煤排放相當于10噸火電燃煤,而且又是低空排放,所以這個散煤燃燒也是我們冬季空氣質量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今年春節是在1月,受煙花爆竹影響,在有些城市造成PM2.5快速上升。在大年除夕晚上6點的時候,全國只有19個城市是重度以上的污染,但是到了年初一凌晨兩點,由于燃放煙花爆竹,這個數據陡增到了183個,183個城市達到重度或嚴重污染水平。這些污染的峰值,相應拉高了1月份空氣質量數據。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