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04 08:36
來源:環保部
第二個就是內容更加細化。原來的強化督查方案主要是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散亂污治理等7個方面。這次強化督查更加明確到12個方面,而且具體細化到了233項任務,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具體任務、具體清單。督查時拿著清單,一個一個對照檢查,完不成的后面還會繼續督查,一環扣一環,確保這些任務能夠完成。
第三個就是指揮調度更加精準。一方面,我們是按天來調度各個組,28個組每個組在地方今天去哪里,去查什么,我們都是按日調度,查的情況也是按日上報。另一方面,我們采用雙向反饋式的督查。比如現在用“熱點網格”“小微站”等一些高科技的手段,熱點網格更加精細到500米乘500米,我們按污染濃度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出熱點網格污染濃度明顯比周邊高出10微克,這個網格內一定有排放源。比如有施工的問題,有企業偷排的問題,還有散亂污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一旦發現就解決掉,超過十個微克一定要下來,如果沒下來,找的方向不對,回過頭再查,再找別的問題,所以一定要把問題找到,促使問題的解決,直至污染濃度回歸正常,我們叫雙向反饋式,真正使整個京津冀地區更加精準的解決問題。
一個“進一步”就是執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大家覺得前期的力度已經很大,但是秋冬季力度會更大,為什么?我們還要調集力量,大家知道我們已經調集了5600人在現場,目前我們正在研究抽調一批監測人員,對大企業的穩定達標情況進行抽測,還要查處一批超標排放企業。另外還要抽調一批特別工作組,針對重點地區進行有針對性的“點穴式”督查,對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地區,要增派特別工作組去幫助督查。遇冬季重污染天氣,根據不同的污染通道,也將派出一個或幾個特別工作組。這樣力度還會大,大家會感受到力度更加明顯。
關于巡查和督查的關系,我想也是用三個不同來代表,第一個就是巡查的目的和督查的目的是不一樣的。剛才講了五步法: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查,第一步就是督查,其目的是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很重要,沒有發現問題后面所有的步驟都沒辦法做,所以督查很重要。而巡查是“五步法”的重要環節,巡查的目的是核查地方對交辦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督促地方解決問題。
第二個不同是內容不同,督查通俗的說就是查企,以查企為主,從4月7號開始到現在已經查了將近四萬兩千家企業,也發現了兩萬多家的問題,主要的目的是查企,但是巡查更主要的是兩者結合,既有查企,也有督政,問題交辦給政府,責任就交給政府,通過查企業看政府落實沒落實這些工作,所以兩個工作的內容方式不一樣。督查就是按執法的方式去了解企業違法違規的情況,巡查主要看企業到底改沒改,然后是地方政府怎么做的,包括他要列席黨委常委會,政府的常務會,還要走訪一些部門,為什么?他要了解各部門怎么落實這項工作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不同就是組織形式,組織方式不同,督查是從全國抽的,大家知道從全國抽調了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參加巡查的則全部是部機關或直屬單位的人員,這次我們要抽調1240人,大概每個人要搞兩輪次,那就是2480人次的現場的重點巡查。并且是派駐到“2+26”個城市及所屬縣(市、區),我們稱之為駐點巡查。
人民日報:最近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火電廠濕法脫硫加劇了重污染天氣過程。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劉炳江:濕法脫硫我說三段話,我也看到了,現在中國的脫硫質疑聲從來沒斷過,這次質疑脫硫的聲音傳播的比較廣,涉及的人比較多,我們都看到了,我說的第一段話是現在濕法脫硫是燃煤電廠脫硫的主要技術,世界各國環保工程師和科學家,經過40多年研發應用升級的一個共同的選擇,日本濕法脫硫占98%,美國占92%,德國占90%,中國占91%,世界平均占85%,濕法脫硫和干法脫硫有不同的領域,大型燃煤機組基本都采用濕法脫硫,小型的,五萬千瓦以下的采用的干法,因為要求比較低,這是一。這個聲音出來以后,我們和德國的同行和美國的同行進行了咨詢,他們給我的答復說不可理解,這是我說的第一段話。
第二段話什么觀點大家要靠數據說話,我說中國的脫硫質疑聲沒斷過,2012年關于燃煤電廠脫硫中三氧化碳排放問題,濕煙氣的問題,在不同的質疑中,在不同的刊物,不同的雜志上都有,從2012年開始,我們已經安排了進行測試,出現任何問題我們都跟蹤,所以上百臺機組的測試結果,可以明確告訴你,關于三氧化硫,國家超低排放已經達到60%以上,京津冀基本干完了,東部基本干完了,三氧化硫現在濃度不會超過10個毫克,平均只有幾毫克,相當于二氧化硫的1/10,這點的量,完全可以忽略。關于可溶鹽的問題,大家說環保部門測算,一萬噸,相對于全國一年千萬噸的二氧化硫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關于濕煙氣的問題,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濕法脫硫的問題,干法脫硫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同的濕法脫硫,排放溫度是50多度,干法脫硫如果也按50多度排放,也是白煙滾滾,一樣,濕法水蒸氣的量比干法多10%,有人說治霾,應該進行加熱,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加熱肉眼看到蒸汽,看到看不到水蒸氣的絕對排放量都在那,這是很關鍵的觀點,治霾,科學家算的非常清楚,大自然水蒸汽的量很大,跟他相比,濕煙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是我說的第二段話。
第三段話中國電力的環保公司非常憤怒,靠拼湊一些數據,用干法否定濕法,這是不科學,中國的電力環保工程師已經開發世界最先進的超低排放,中國煤電二氧化硫濃度現在降到幾十毫克,二三十個毫克,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平,他們都感到自豪,感到很委屈,我今天的話我估計對他們是溫暖。所以中國電力聯合會準備在19號召開,包括國企主流的環保工程師,德國的或者美國的同行都請過來,歡迎不同觀點的人前去爭論,這是我說的三段話。
南方周末:在攻堅行動的六個配套方案中,有一個是宣傳方案,請問在宣傳方面會有什么樣的安排?
劉友賓:環境保護部高度重視攻堅行動的輿論工作,把輿論工作納入攻堅行動中統一考慮,通盤部署,制定了攻堅行動宣傳方案,將通過新聞發布會、通氣會,發布新聞通稿,組織媒體伴隨式采訪等方式,大力宣傳攻堅行動的重要性、必要性、正當性和緊迫性,凝聚社會共識,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我們將及時組織報道攻堅行動中的先進典型,對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進展不力的地方政府,對各類嚴重侵害公眾環境權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同時,積極傳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普及環境保護科學知識,鼓勵向環境違法行為說不,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環保部發布”微博微信公眾號將每日發布攻堅行動進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