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23 14:56
來源:四川省環保廳
(2)一次性投資成本高,運行成本較高;
(3)嚴格控制進口有機物的濃度,使其入口濃度必須遠低于爆炸下限,控制在一個安全的水平。
(4)不適宜處理小于8000m3/h以下風量的廢氣,對含有機硅成分較多的廢氣容易造成蓄熱體堵塞,更換蓄熱材料費用較高;
4.催化燃燒
催化燃燒分為常規催化燃燒(CO)和蓄熱式催化燃燒(RCO)。利用結合在高熱容量陶瓷蓄熱體上的催化劑,使有機氣體在300~400℃的較低溫度下,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蓄熱式催化燃燒(RCO)的處理系統加熱和氧化產生的熱量被蓄熱體儲存并用以加熱待處理廢氣,以提高換熱效率。
使用蓄熱催化燃燒時,應注意:
(1)處理凈化效率較高,能達到90%以上,比蓄熱式燃燒節約25%~40%運行費用,其熱回收效率可達90%以上;很少產生NOX和SOX,不受水氣含量影響。
(2)催化劑的選擇需要與處理對象相吻合,處理成分復雜的廢氣時效果不理想;
(3)催化劑的工作溫度應低于700℃,并能夠承受900℃短時間的高溫沖擊,設計工況下催化劑使用壽命應大于8500h。
(4)設計工況下蓄熱式催化燃燒裝置中蓄熱體的使用壽命應大于24000h。
(5)催化燃燒裝置預熱室的預熱溫度宜控制在250-350℃,不宜超過400℃。
(6)催化劑床層的設計空速應考慮催化劑的種類、載體的型式、廢氣的組分等因素,宜大于10000h-1,但不宜大于40000h-1。
5.冷凝
廢氣中的VOCs在冷凝器中冷凝,通過降低氣體溫度使VOCs達到過飽和后從氣體中液化出來而得到凈化,冷凝下來的有機物可以回收利用。
使用冷凝法時,應注意:
(1)主要用于處理高濃度廢氣,特別是組分比較單純的、有一定回收經濟價值的廢氣,去除效率為30%-40%;
(2)冷凝法吸收效率波動幅度大,可作為燃燒或吸附處理的預處理工段,特別是VOCs含量較高時,可通過冷凝回收降低后續凈化裝置的操作負擔;
(3)可處理含有大量水蒸氣的高溫蒸汽。
(4)冷凝法對廢氣的處理程度受到冷凝溫度限制,要處理效率高或處理低濃度廢氣時,需要將廢氣冷卻到非常低的溫度,經濟上不合算。
5.2.7印刷行業有機廢氣治理組合技術
通過對廢氣的成分進行分析,印刷行業廢氣中VOCs廢氣通常為中低濃度(<1000mg/m3),因此,根據該廢氣特性,通常采用物理吸附-(回收)-銷毀處置方法。
其中物理吸附-(回收)-銷毀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為使用介質對產生的原始大風量、低濃度有機廢氣進行吸收,并將有機廢氣中的污染物轉移到介質上;第二步為通過特定條件,將介質吸收的有機污染物釋放出來,成為小風量、高濃度的有機廢氣;并采用物理的方法,將有機廢氣中有價值的部分回收,第三步為對回收后剩余的有機廢氣采用化學方法,將其轉換為小分子有機物或者無機物,以達到對小風量、高濃度有機廢氣進行銷毀的目的。其中,步驟一為治理有機廢氣的必要步驟,可以選用多種步驟一處理工藝串聯使用,企業根據自身生產規模、財務狀況、廢氣性質可選擇實施或省略步驟二或步驟三,但必須對步驟一吸收有機廢氣后的產物制定合理去向。
1)典型組合工藝介紹
活性炭吸附(沸石轉輪吸附)+蓄熱催化燃燒(蓄熱式燃燒)
首先采用活性炭(沸石轉輪)對廢氣中的VOCs進行吸附濃縮,再通過升溫脫附,將大風量、低濃度的含VOCs廢氣轉變為小風量、高濃度的含VOCs廢氣,再通過蓄熱催化燃燒(蓄熱式燃燒)對其繼續銷毀。
活性炭吸附+冷凝
首先采用活性炭對廢氣中的單一成分的VOCs進行吸附濃縮,再通過升溫脫附,將大風量、低濃度的含VOCs廢氣轉變為小風量、高濃度的含VOCs廢氣,通過冷凝對其進行回收后再利用。
2)典型組合工藝的優缺點分析
5.2.8各種工藝的指標分析
幾種治理技術的各項經濟和技術指標列表于下,供企業選取時參考之用。
5.2.9二次污染控制
廢氣預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應進行集中收集,并通過處理后達到相應標準后排放。
廢氣預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顆粒物、廢渣及更換后的過濾材料和催化劑的處理應符合國家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的相關規定,屬于危險廢物的需統一收集后交有資質的危廢處理公司進行最終處置。
燃燒后產生的二次污染物應采用吸收等方法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
噪聲的控制應滿足《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GBJ87)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的相關規定。
5.3環境管理
5.3.1印刷行業VOCs排放設施
企業的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筒應在規定的監控位置設置采樣口和永久監測平臺,采樣口的設置應符合《氣體參數測量和采樣的固定位裝置》(HJ/T1)要求,同時設置規范的永久性排污口標志。有排放處理設施的還應在處理設施進、出口處設置采樣孔,并滿足相關的采樣設置條件。若排氣筒采用多筒集合式排放,應在合并排氣筒前的各分管上設置采樣孔。監測平臺面積應不小于4m2,并設有1.1m高的護欄和不低于10cm的腳部擋板,監測平臺的承重應不少于200kg/m2,采樣口距平臺面約為1.2m~1.3m高度,監測平臺距地面大于5m時需安裝旋梯、“Z”字梯或升降電梯。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