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07 11:22
來源:國家能源局華北監管局
(三)燃煤電廠超低排放總體情況及獎勵情況
從調研情況看,截至2017年6月底,天津市、河北省10萬千瓦以上統調發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均能穩定低于10、35、50 毫克/立方米。天津市24臺機組,平均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為3.8、17.9、36.0 毫克/立方米,冀北電網7臺機組平均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為2.1、9.3、25.8 毫克/立方米,河北南網71臺機組,平均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為2.5、14.9、32.2 毫克/立方米,均超額完成超低排放任務。
超低排放獎勵方面,由于各地財政狀況不同,各企業相應獎勵并未完全到賬。從截至2017年6月底已經到賬的統計來看,天津市24臺機組共獲得超低排放電價補貼1.43億元,排污費減半征收1676.98萬元;冀北電網7臺機組共獲得超低排放電價補貼1998.75萬元,排污費減半征收87.67萬元;河北南網71臺機組共獲得超低排放電價補貼2.82億元,排污費減半征收1198.65萬元。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煤質不穩定影響節能改造效果
大部分企業反映,目前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煤質下降嚴重,在給企業帶來經營壓力,影響環保設施穩定運行,存在部分時間段部分指標排放超標可能性的同時,增加了廠用電率,從而增加了煤耗。
(二)煤電機組低負荷運行影響節能改造效果
隨著經濟放緩以及對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的,煤電機組利用小時持續下降,長期低負荷運行使節能改造效果未能充分發揮。據國電河北分公司電廠測算,機組負荷75%時較滿負荷煤耗至少高5克/千瓦時,40-60%負荷時至少高15-20克/千瓦時。機組長期低負荷運轉,給電廠降低能耗帶來很大壓力。
(三)實現目標的手段較為單一,節能工作難以有的放矢
近年來,各發電企業爭相通過供熱改造來實現降低綜合能耗的目標。但受供熱需求、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限制,一味地通過供熱改造來實現節能目標,既不合理也不現實。以華能上安電廠為例,該廠1-4號機組在2012年以后已分別實施了機組通流改造,機組本身的節能潛力已經不大,而要進一步地降低綜合能耗,只能通過供熱改造等其他方式來實現。而上安電廠周邊無大型工業供熱需求,距居民區也較遠,且居民供熱需求較小,供熱改造成本高,完成節能目標難度大。
(四)不同類型發電機組達到同一標準難度較大
以大唐河北公司武安電廠為例,該電廠裝備2臺亞臨界300兆瓦機組,采用循環流化床鍋爐,使用間接空冷技術,設計燃煤為煤矸石,發熱值低,污染大。設計鍋爐效率90%,與同類亞臨界300兆瓦燃煤機組相比,爐效低2.0個百分點以上,影響機組煤耗6-7克/千瓦時。機組所采用的間接空冷技術與同級別直接空冷機組相比,影響煤耗5克/千瓦時左右,因此降耗難度大。
四、監管意見及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政策貫徹力度
各燃煤發電企業要進一步加大貫徹落實《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工作力度,進一步推進《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方案》,加強節能減排管理,加快節能升級改造項目建設速度,保障環保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穩定達標排放。電力調度機構要繼續優化節能減排發電調度方式。優先調用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發電等專用調峰電源情況下,與煤電企業共同推動煤電輪停計劃,減少煤電低負荷運行時間,提高煤電整體節能環保水平。
(二)研究制定節能差異化政策措施和目標
在節能技術裝備、能源消耗總量控制等方面,應充分考慮的機組設計、基礎條件等差異,根據機組不同類型、不同容量(亞臨界、超臨界、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濕冷、空冷;容量大小300兆瓦、600兆瓦、1000兆瓦;現役、新建等)設置高低合理搭配的節能改造目標,實施精準化管理,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最大化。
(三)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驅動
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綜合運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雙驅動,健全獎勵和約束機制,建立多元化的目標實現手段,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推動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產能政策有效落地,確保發電企業在要求的時間節點達到供電煤耗標準,切實實現綠色低碳、節能發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