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3 15:55
來源:甘肅省政府
日前,甘肅省政府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全面實施現役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作,全省單機30萬千瓦以上公用煤電機組、單機10萬千瓦以上自備煤電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到2020年底前,全省所有具備改造條件的現役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同時,因廠制宜采用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電機變頻、供熱改造等成熟適用的節能改造技術,實施綜合性、系統性節能改造,到2020年,全省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20克/千瓦時,其中現役60萬千瓦及以上空冷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5克/千瓦時。全文如下: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
甘政辦發〔2017〕156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有關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
《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建設工業強省、文化大省、生態文明省的重要支撐,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我省煤炭、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及太陽能等能源資源種類齊全,煤炭資源和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豐富,綜合優勢突出。為了進一步加快能源產業發展,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遠期展望到2030年。
第一章能源發展基礎與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時期,甘肅能源發展以建設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煤炭及煤電基地為目標,不斷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全力加快河西清潔能源基地、隴東能源基地及電力外送工程建設,積極推進綜合性能源通道建設,能源特別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不斷提高。
——能源供應能力顯著增強?!笆濉睍r期,圍繞能源利用多元化、清潔化和高效化,積極推進能源重大項目建設,不斷增強能源保障能力。全省火電裝機達到1927萬千瓦,比2010年增長33.4%。水電裝機達到851萬千瓦,比2010年增長40.9%。全省煤炭預測資源量1656億噸,累計查明保有資源儲量為400億噸,比“十一五”翻一番,已躍升全國第六位。國家已核準煤炭建設總規模2100萬噸。全省登記公告煤礦生產能力達到5457萬噸/年,隴東地區已形成煤炭產能3000萬噸/年。
——能源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笆濉逼陂g通過政策引導關閉退出小煤礦184處,淘汰落后煤炭產能650萬噸,煤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關停小火電機組55.61萬千瓦,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的超臨界火電裝機達到1597萬千瓦,占全部火電裝機的82.9%,裝機結構更趨合理。煤炭清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建成選煤廠22處,洗選能力達到3015萬噸/年,入洗率48%。煤炭30萬噸及以上中心煤礦產能占比達到85%??稍偕茉囱b機容量占全省總裝機達到5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9%。
——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初步形成。“十二五”時期,甘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長足發展,河西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深入推進,國家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建成,已初步形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建設發展取得了矚目成就。2015年底,風光電裝機1862萬千瓦,約占全省總裝機量的40%,新能源成為甘肅電力的第二大電源。伴隨著新能源項目建設,全省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得到長足發展,初步形成了集設計、研發、制造、培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產業體系,風電設備制造能力已達到500萬千瓦/年,光伏組件、逆變器和支架生產均形成一定規模,新能源已成為甘肅重要的支柱產業,成為全省后發趕超、轉型跨越的有力支撐?!笆濉币詠?,新能源開發建設總投資1475億元,帶動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生產總值1180億元。
——新能源規模化就地消納率先起步。開展了金昌新能源就地消納試點工作及蘭州鋁業、酒鋼集團、金川公司、玉門油田自備電廠新能源替代發電工作,組織啟動了新能源企業與電力用戶之間的直購電交易。在已建成風電項目相對集中且供暖時段較長的酒泉地區,試點推進清潔能源供暖示范工作,提升了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
——電力主網架和農村電網不斷完善?!笆濉睍r期,甘肅電網基本形成了以蘭州、白銀為核心,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的750千伏、330千伏網架結構。省際間電網聯絡不斷強化,與周邊陜西、青海、寧夏、新疆間已形成16回750千伏、9回330千伏聯網,電力交換能力達到1400萬千瓦。甘肅電網作為西北電網樞紐和省際功率交換中心,在西北電網水火互濟、省際互調余缺、跨區優化配置資源方面的作用不斷強化。截至“十二五”末,全省750千伏變電容量2440萬千伏安,線路5453公里;330千伏變電容量3435萬千伏安,線路9127公里;110千伏變電容量2003萬千伏安,線路20802公里。全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力度進一步加大,“十二五”時期,累計完成投資85.43億元,農村供電安全、可靠性及供電質量明顯提高。截至“十二五”末,全省農網電壓合格率達到98.96%,供電可靠率達到99.88%,綜合線損率降至3.03%。農村用電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全省農村總用電量達到264億千瓦時。
——全國陸上重要的綜合性能源通道地位進一步提升。甘肅境內從中亞和新疆向內陸地區輸送油氣資源過境的油氣管道達到5條,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中貴聯絡線和蘭成原油管道建成投運,新疆煤制氣外輸管道獲國家核準批復。截至“十二五”末,全省油氣管道達8000多公里,占全國的7%。哈密南至鄭州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酒泉至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準東至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即將核準并開工建設。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