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環保部2月例行發布會: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要有主攻陣地、主攻方向和突破點

時間:2018-02-27 15:40

來源:環保部發布微博

2月27日,環保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向媒體介紹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會議。

1519717422770348.jpg

以下為本次發布會相關要點:

1 環保部將按照黨的十九大部署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深入總結《大氣十條》成功經驗,研究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明確具體戰役及其時間表和路線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具體措施要有主攻陣地、主攻方向和突破點,主攻陣地就是以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區域,這些地方污染比較重。主攻方向就是著重是解決產業結構問題、能源結構問題、交通結構的問題。突破點就是聯防聯控,重點解決重污染天氣,因為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就是重污染天氣。

 2 賀克斌院士認為:京津冀及周邊等重點地區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大、效果明顯,改善的結果,尤其是北京地區空氣質量超過了中國工程院當初預判結果,主要原因是2017年的氣象條件跟2016年相比更加有力做出的貢獻。從監測數據表明,這五年京津冀下降了39.6%,而長三角下降了34.3%。按照這兩個數據來看的話,這兩個重點區域在最近五年降幅當中,人努力占了80%以上,而天幫忙在20%以下。

3 2017年的空氣質量改善,也是基于前幾年一系列減排工程。劉斌江介紹,2017年跨年霾發生后,環保部2017年出臺了行動方案和一個攻堅方案。對散亂污企業整治,對燃煤的污染整治,針對機動車污染、塵的污染、錯峰生產、重污染天氣應對分別采取相應的措施。

4 關于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賀克斌院士介紹,2017年成立了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這個中心打破了部門單位界限,成立了28個跟蹤研究工作組,這28個工作組針對“2+26”城市,一個城市一個工作組,一市一策;研究發現,在“2+26”城市范圍里,硝酸鹽已經取代了硫酸鹽成為秋冬季重污染二次里邊最重要、占比最高的成份。下一步大氣污染防治聯合中心要全面深入實施,按照要做到2019年的時間周期來安排,要深入實施這個攻關項目,特別是要更緊密的結合指導“2+26”城市,來制定一市一策的三年作戰計劃。

5 劉炳江認為,中國現在VOCs主要來源是工業涂裝、石化化工、交通運輸、涂料使用等排放,這是我們關注和監管的重點。對于個人用品和個人化妝品的VOCs,目前還沒涉及到,細顆粒物源解析表明,機動車排放已成為許多大中城市的首要空氣污染來源,北京等城市的移動源排放貢獻率在30%左右,是細顆粒物的首要來源。環保部2017年要求,全國所有垃圾焚燒廠開展“裝、樹、聯”工作,任何垃圾焚燒廠,都能看到排放濃度、達標不達標情況。

6 關于環保部如何才能建立環境執法長效機制,劉友斌介紹,長效機制最好的長效機制就是依法辦事。強化督查不是“運動式”,更不是“一陣風”,它本身就是長效機制的具體體現。強化督查是環境執法的有益探索和實踐。強化督查是新環保法長出的“鋼牙利齒”,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對打擊違法排污、改善空氣質量、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7 2017年是環保執法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最大的一年。環保部重點對“2+26”城市開展了“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涉及6.2萬家,“散亂污”綜合整治,是扶堵結合,扶持環境績效好的企業,打擊非法的、“黑色”經濟。“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換來了環境質量改善,促進了動能轉換,提升了城市品位,從更深層次激活了生產要素,達到“一石多鳥”的目標。“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還要進一步向全國推廣。

8 環保部對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做調研,將來會進一步加強研究,力爭納入到國家重點控制區域,實行聯防聯控。在進行未來三年藍天保衛戰的時候,一年一個戰役,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推動空氣質量的不斷改善。

9 環保部設置京60PM2.5濃度目標,推動了去年開展了以打擊散亂污為主的督查行動,公轉鐵的交通結構調整。下一步環保部可能會提出一些基于不同區域的絕對值。

1519721128618835.jpg

《大氣十條》實施五年 成績體現在三個方面:

環保部大氣環境管理司司長劉炳江介紹了《大氣十條》實施五年來實施的具體情況。五年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點區域明顯好轉。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全面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目標。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分別比2013年下降39.6%、34.3%、27.7%,珠三角區域PM2.5平均濃度連續三年達標,這是難得的一個成果;北京市PM2.5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58微克/立方米;《大氣十條》確定的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得到實現。

第二,支持這些空氣質量改善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措施超額完成,解決了多項大氣污染防治難題。

一是從能源結構來看,全國煤炭消費總量這五年持續下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由67.4%下降至60%左右。淘汰城市建成區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20余萬臺,“2+26”城市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470多萬戶。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國全面完成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任務。1.4億噸地條鋼全部清理完畢,“2+26”城市在去年一年清理整頓涉氣“散亂污”企業6.2萬余家,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三是推進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制修訂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排放標準20多項,實施了一輪污染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工程。1萬多家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控,實現24小時實時監管;企業排放達標率大幅度提升。四是加強“車、油、路”統籌。五年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2000多萬輛。實施國五機動車排放標準,基本實現與歐美發達國家接軌。車用汽柴油品質5年內連續兩級跳,這是其他國家不可想象的一件事,“2+26”城市從國四躍升到國六。環渤海港口不再接收公路運輸煤炭,改由鐵路運輸。五是大氣環境監管明顯增強。建成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2012年之前國家還沒有PM2.5的監測站點,完成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事權上收,1436個國控監測站點全部具備PM2.5等六項指標監測能力,形成覆蓋區域、省、市三級空氣重污染預測預警體系,基本實現3天精準預報和7天潛勢預報,實現重污染天氣區域聯動。強化大氣污染治理科技支撐,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

第三,初步建立了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

一是齊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初步建立。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并實施年度考核。對31個省(區、市)開展中央環保督察;開展“2+26”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得到有力有效落實。二是區域聯防聯控實現重大創新。在京津冀、長三角等重點區域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打破了行政區劃界限,著力破解大氣污染長距離傳輸、區域間相互影響的世界性難題。三是環境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相互修訂出臺,按日計罰、停產限產、查封扣押等執法手段更加豐富。組織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環境違法行為。四是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國務院有關部門發布環保電價、提高排污收費征收標準等22項配套政策。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中央財政已累計下達528億元專項資金和100多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五是全社會環境意識有所增強。積極倡導文明、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廣大群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高漲,“同呼吸、共奮斗”已成為全社會行為準則。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