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2-27 15:40
來源:環保部發布微博
劉炳江:這個問題從來就沒斷過,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論,我想大家都感覺到2017年是環保執法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最大的一年。在如此大的執法力度下,中國宏觀經濟尤其是工業經濟表現怎么樣,這里我給大家共享一組數據。看待環境與經濟問題的時候,大家一定要從宏觀上看,從整體上看,從長遠來看。2017年全國工業生產增速扭轉了自2011年以來連續六年下降的態勢,呈現企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出現積極的變化,這是第一個結論;2017年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同比回升3.7個百分點,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五年的下降態勢,大家會認為受沖擊最大的是鋼鐵行業,統計顯示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提高了4.1個百分點。我想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大家一目了然。
據統計局對全國574種主要工業產品實物產量統計,2017年產量實現增長的數量為408種,較2016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從企業的利潤看,2017年1-11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率同比增長21.9%,增速較上年提高了13.4個百分點。如果像你說的那樣,對經濟造成了大的損失,那么宏觀上看這些數應該都是負的,而事實上恰恰相反,都呈現的是大幅度增長,企業利潤率大幅度增長,產能利用率明顯改善。
我們再來看一下“散亂污”企業,2017年我們重點對“2+26”城市開展了“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涉及6.2萬家,我們說的“散亂污”綜合整治,是扶堵結合,扶持環境績效好的企業,打擊非法的、“黑色”經濟。我們也組織做過深入分析,如果“散亂污”企業全部安上高效治污設施,那么這些企業不僅錢掙不到,甚至還得賠本,這些企業之所以能長期存在,就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環境成本內部化沒得到落實,所以賺的都是污染環境的錢。
“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換來了環境質量改善,促進了動能轉換,提升了城市品位,從更深層次激活了生產要素,達到“一石多鳥”的目標。
一是,據專家估算,2017年“2+26”城市“散亂污”企業整治對PM2.5濃度下降貢獻率達30%,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身邊的污染問題,因為群眾對“散亂污”企業投訴量是最大的。
二是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產業轉型,解決了“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舉個例子,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原有2000多家膠合板企業,原來年納稅額只有兩億多,綜合整治后,規上企業數量從39家增加到100多家,納稅額也翻番了,你們可以去那里看一看,原來企業周邊環境臟亂差,現在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群眾普遍叫好。
三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營造公平公開的市場環境,這里有一個例子,就是邯鄲永年區的特色產業標準件產業,整改前有9000多家,通過集群整治,市場環境得到優化,國內外客商云集永年,引進了21個高端標準件項目,總投資達到230多億,實現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我們現在整治散亂污企業,與國家提出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一脈相承的。
環保執法打擊的是違法企業,是黑色的GDP,扶植的是合法企業,是綠色的GDP。在執法過程中,肯定會對一些違法企業、不達標企業造成較大沖擊,甚至關停淘汰,我想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歷史欠賬總是要還的,“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還要進一步向全國推廣,請大家客觀理性來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曾專程調研汾渭平原污染 力爭納入國家重點控制區域聯防聯控
科技日報記者:大家都知道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在好轉,但是長三角地區貌似有所反彈,公眾對東三省、汾渭平原的大氣情況也比較關注,我想問一下未來對這些區域會采取哪些大氣污染防治舉措?
劉炳江:你觀察很細致,今年1月份長三角的空氣質量污染有所反彈,確實是事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空氣質量受氣象因素影響較大,一個月的反彈、一個季度的反彈是很正常的,北京去年1月份增長70%,而全年下降了20%。1月份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是改善的,但長三角PM2.5增長了20%左右,因為1月份長三角出現不利氣象的天數比較多,大氣污染物擴散條件比前幾年要糟糕,氣象條件是惡化的。
從國際經驗看,空氣質量往往是采用三年連續滑動的數據進行評價,我們說珠三角是不是達標,不是說一年達標了,而是看你連續三年達標。所以一個月、一個季度,甚至半年、一年空氣質量波動有時候都是很正常的。我們會客觀理性看待這個問題,目標全年完成就行,中間波動一下很正常。
說到京津冀的改善,大家可能聯想到長三角還有東北三省大氣污染的問題。全國《大氣十條》五年任務都圓滿完成了,但是京津冀取得的成績比較大,其他地區就顯得落后了。東北三省主要是供熱和秸稈焚燒的問題,小鍋爐清理不到位,秸稈焚燒沒有出路,問題的關鍵非常清楚。長三角是重點區域,改善也非常明顯。汾渭平原是倒L型的,污染團就在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里相互傳輸,城市之間受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涉及到陜西、山西和河南三個省。許多專家在呼吁,要對其進行集中的治理。我們也專程去做了調研,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做調研。
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加強研究,力爭納入到國家重點控制區域,實行聯防聯控。在進行未來三年藍天保衛戰的時候,一年一個戰役,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推動空氣質量的不斷改善,謝謝。
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已經制定,要積極穩妥有序推進
界面新聞記者:進入采暖季后,陸續有媒體報道在京津冀區域的一些村莊和社區,出現了天然氣氣量不夠、來氣不穩等情況,環保部對此怎么看?
劉炳江:去年煤改氣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報道也非常熱烈。2016年初《大氣十條》中期評估認為,散煤治理到了必須要治理的階段,發達國家治理大氣污染也都采取了這條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噸散煤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相當于一噸電煤排放的15倍以上,專家一直在呼吁,要加大散煤治理力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上提出,要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相關規劃已于2017年印發實施。2017年政府報告中也明確了要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2017年“2+26”城市完成了394萬戶,其中70%左右是煤改氣,其他的為煤改電。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