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時間:2018-08-09 09:13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日前,山東印發《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方案要求,全省推動實施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7個傳輸通道城市城市建成區內焦爐要實施爐體加罩封閉,并對廢氣進行收集處理。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執行《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第四時段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全文如下:

山東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三期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事關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敗。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進美麗山東建設,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8〕22號)、《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基礎環境

(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7年,全省四項主要污染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平均濃度分別為57μg/m3、106μg/m3、24μg/m3、37μg/m3,較2013年分別下降41.8%、33.8%、66.2%和22.9%,較2015年分別下降25.0%、19.1%、46.7%和9.8%。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58.6%(剔除沙塵影響后為59.5%),比2013年、2015年分別提高了19.5個百分點、9.0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平均為14.9天,比2013年、2015年分別減少了45.9天、15.0天。威海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二)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2017年,全省凈壓減煤炭消費量2750萬噸以上,扭轉了煤炭消費量持續增長的態勢,完成了國家任務。2016—2017年,全省鋼鐵行業共化解過剩產能粗鋼797萬噸、生鐵445萬噸。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基本完成“清零”。7個傳輸通道城市(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共完成氣代煤、電代煤改造57萬戶。完成了濟鋼全部關閉停產,退出煉鐵產能567萬噸、煉鋼產能640萬噸。完成敏感區域內涉化搬遷項目129個,并進入專業園區。青鋼完成退城進園。

(三)工業污染治理成效顯現。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額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在全國率先開展單機1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和單臺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2013年、2015年、2017年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分階段逐步加嚴,倒逼重點行業實施提標改造;全省一期、二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7500余項;出臺了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小時值超標督辦制度,接入省控平臺的廢氣污染源排放達標率高于95%;印發實施《山東省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專項治理方案》等5個行動方案,重點對揮發性有機物、工業爐窯、焦化、露天開采礦山等組織開展專項治理。嚴格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在全面開展水泥熟料行業錯峰生產的基礎上,2017—2018年秋冬季擴大了錯峰生產區域和行業范圍,有效減少不利氣象條件與污染物排放疊加的影響。

(四)揚塵綜合整治不斷加強。截至2017年年底,城市和縣城規劃區內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在建工地,揚塵治理“六項措施”和視頻監控設備安裝實現全覆蓋;全省城市和縣城建成區主次干道機掃率、灑水率均達到90%以上;支路、慢車道、人行道機掃、沖洗率均達到40%以上。全省核準渣土運輸企業823家,納入監管的渣土車13719輛,密閉達標的渣土車13708輛;安裝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渣土車13084輛。

(五)機動車污染防治加快推進。在全面落實全省供應國五汽柴油的基礎上,自2017年10月1日起,7個傳輸通道城市和泰安、萊蕪市轄區內加油站點全面供應國六油品,全省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加油站已全部銷售符合質量要求的車用尿素。在2015年全省基本完成淘汰黃標車的基礎上,2016—2017年,又累計淘汰老舊車40.3萬輛。

(六)監督約束機制逐步發力。將PM2.5濃度及其改善率納入領導干部科學發展綜合考核體系;定期對各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及其變化情況進行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排名;建立并完善基于空氣質量改善的生態補償機制,2014—2017年,累計發放生態補償資金約15億元。2014年以來,先后44次對空氣質量未達到二級標準且連續三個月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惡化的市實施了區域限批。建立了政法機關服務保障環保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移送環境違法違紀案件機制,環保、公安部門實行聯勤聯動執法,2016—2017年,全省環保部門實施處罰環境違法案件53822件。組織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省級強化督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當地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促進了突出環境問題的整改落實。

(七)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建設完成省、市兩級共享使用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業務系統。完成省、市兩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修編工作,全省17個市均與京津冀區域統一了新的預警分級標準,并對減排措施清單進行了修訂。2016—2017年,全省共啟動預警287次(其中紅色預警7次,橙色預警69次,黃色預警90次,藍色預警121次)。

二、面臨形勢

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但是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一)顆粒物和臭氧濃度依然處于高位。2017年全省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是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1.63倍、1.51倍。同時,臭氧濃度持續升高,2017年17個市除威海外臭氧濃度全部超過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提高面臨挑戰。

(二)產業、能源和運輸結構調整任務艱巨。2017年,全省煤炭消費量仍高達3.8億噸以上,持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我省傳統產業占全部工業的70%、重化工業占傳統工業的70%的現狀仍未根本轉變。運輸結構以公路為主,公路貨物運輸量占全省貨物運輸量的87.6%,與京津冀三省(市)總和相當,明顯高于全國78%的水平。全省柴油貨車133萬輛,國三及以下老舊柴油貨車占60%,保有量居全國首位。2017年,通過我省的外埠柴油貨車共計約200萬輛次,加大了我省機動車污染防控難度。

1234567...9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