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12 10:12
來源:貴港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七)港口碼頭綜合整治。
確保碼頭現場作業制度化、規范化;停止大中心城區污染嚴重的散貨碼頭,搬遷大秦、南山碼頭;減少停泊污染排放,船舶靠港后應當優先使用岸電,在建成區內航行和靠岸停泊期間使用硫含量不超過10mg/kg 的普通柴油。加快港口碼頭岸電設施建設,2019年底前,開展西江航運干線水上服務區、待閘錨地、碼頭靠泊船舶岸電建設。(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貴港海事局、公安局、港南區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市環境保護局、工業和信息化委、水利局、農機局、商務局)
(八)磚瓦行業綜合整治。
2018年10月底前,對全市磚瓦行業企業進行調查摸底,包括位置分布、數量、生產現狀、手續情況,建立相關臺賬,根據實際情況,明確具體處理措施、整改目標、責任人。
在2018年底前,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轄區內所有磚瓦企業必須完成安裝煙塵(顆粒物)、SO2、NOx三項因子自動在線監控設施(以燃氣為燃料的非頁巖煤矸石燒結型磚廠和加氣磚場除外),桂平市、平南縣在2019年3月底前完成安裝,并與市環境監控中心平臺聯網,實時傳輸排放監控數據,對未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控設施的不得開工生產。
以煤為燃料的燒結型磚廠(含琉璃瓦)必須使用潔凈煤(硫份≤1%,灰分≤25%),不得使用高硫高灰分燃煤,需完成除塵脫硫脫硝治理,取消排放旁路和直排口,外排廢氣達到《磚瓦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9620-2013)要求,并對成型、焙燒、出窯等工藝廢氣進行治理,加大集氣罩收集,減少無組織排放。對手續不完善,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各縣(市、區)要在2018年10月底前對企業生產線進行斷水、斷電,確保整治工作順利實施。企業通過整改后達到恢復生產條件,嚴格按程序開展復工生產驗收。
所有磚瓦企業全面完成無組織排放治理,物料堆存必須采用密封或料倉全封閉,確保物料入棚入倉,不得露天堆放;配料工藝安裝高效袋式除塵裝置;場區實施硬化,建設灑水降塵設施和車輛沖洗設施,散流體堆場落實圍擋覆蓋措施,廢磚、碎磚等在廠區內臨時堆放的必須有抑塵網覆蓋等防塵抑塵措施。(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九)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精準監控及決策服務系統。
2018年底前,建立貴港市空氣質量加密網格化監測系統,實時精準監控全市大氣污染空間分布狀況和變化趨勢。采用最新的微型化、小型化的組合監測技術,針對居民區、重點工業企業、道路交通、建筑工地、區域邊界、污染物傳輸通道等多種環境監測對象和監測參數,通過科學合理的“組合布點”,組成“群體式”協同監測網絡和專業性的數據校準體系,達到環境監測網絡全覆蓋。
通過建立健全精準管理的監測體系,實現全城區數據化監控覆蓋和數據實時傳輸,提高輔助決策支持能力,縮短污染事件的處理和反映時間,同時給市政、住建等部門提供一定數據支撐,加強部門的分工和聯動,組建工作群和指揮群,實時推送數據分析發現的異常情況,交由屬地政府和市直部門快速處置,形成監測、預警、指揮、執法、治理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
定期對各網格區域內空氣質量進行評估,建立排名考核機制,實現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全域范圍、時間空間、管理責任、系統治理全覆蓋。(牽頭單位:市環境保護局。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住房城鄉建設委、市政局、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附件:1.貴港市當前大氣污染原因分析
2.市直部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任務清單(2018-2020年)
3.貴港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4.貴港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
5.貴港市大氣污染防治三年攻堅重點工程
附件1
貴港市當前大氣污染原因分析
2017年我市優良天數310天,優良率為84.9%,比全區的優良率低3.6個百分點;在廣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中,我市PM10、優良率排名第11位,PM2.5排名第9位,三項指標均未完成自治區環保廳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2018年,自治區下達我市優良天數比率目標任務為88.5%(即全年允許出現污染天數的“底線”為42天),截止目前,污染天數已達31天,僅剩11個允許污染天數,PM2.5濃度上升了2.4%,PM10濃度上升了4.7%。2018年1-7月份,在廣西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中,我市PM10排名倒數第二,PM2.5排名倒數第四,綜合指數、優良率均排名倒數第三。出現大氣環境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我市鋼鐵、水泥、火電、制糖、造紙、木材加工等傳統高耗煤產業仍占主導地位,建設工地和粉塵較多,農村小散亂污冶煉和無序養殖及秸稈焚燒量大面廣,導致向大氣排放各類污染和粉塵逐步增多,嚴重了影響環境空氣質量。
(一)從空氣污染出現的時間看,受天氣影響較大。
根據近年來我市天氣與空氣質量的相關性分析,一般在靜穩天氣條件下,大氣污染難以擴散,出現空氣質量下降,容易發生空氣污染問題。從季節看,污染天氣主要分布在降雨少、靜穩天氣頻發的冬季。
(二)從空氣污染物的來源看,絕大部分為內源污染,偶爾有外來污染。
我市與周邊城市屬于同一氣候區,有風同風,靜穩天氣也基本同時出現,而在靜穩天氣條件下大氣污染物均來自本市。我市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上風向沒有嚴重污染的城市。在秋季出現強度不大的北風時,偶爾出現來賓市空氣污染影響我市的情況。
(三)從內源污染的構成看,工業生產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機揮發物等占主導。
我市大氣首要污染物為PM2.5,主要來自燃煤(占41%)、生物質燃燒(占33%)、揚塵(占16%)、機動車(10%)。燃煤產生的氮氧化物、化工和木材加工業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也造成了臭氧等二次污染。
(四)從PM2.5分布看,與污染排放企業分布契合。
PM2.5超標區域主要是貴港市城區環線內,桂平市、平南縣以及距城區較遠區域絕大部分空氣質量良好。當市主城區出現空氣污染時,濃度分布呈現從城區到農村濃度由高到低的規律: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主城區為重度污染(AQI>201)、主城區到外環線之間為中度(151<AQI<200)、外環線以外為輕度(101<AQI<150)。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