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29 10:46
來源:保定市人民政府
2018年深能西北郊電廠項目兩臺35萬千瓦機組全部投產,保障市區用熱1600萬平方米。大唐保定熱電廠九期擴建項目2018年年底前啟動主廠房施工。京能涿州熱電項目,2018年另外一臺機組投產,緩解涿州市供熱需求。縣城以上城市清潔能源供暖和集中供熱率達到82%以上。
2019年大唐保定熱電廠九期擴建項目力爭采暖期前部分投產,增加市區用熱700萬平方米以上。全市60%的縣(市、區)實現清潔取暖。
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以熱電聯產、大型燃煤鍋爐、地熱能、工業余熱為主要熱源,以天然氣、電能、生物質能等為補充的供暖能源結構。大幅提高供暖系統效率、降低污染排放、加強運行安全、降低用熱成本。市主城區、全市縣城建成區集中供暖和清潔能源供暖率達到100%。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城管執法局)
4.加強清潔能源供應保障
建立健全燃氣、電力應急保供、油氣管道保護等工作機制,在補齊2017年天然氣缺口的基礎上,著力謀劃2018年氣代煤工程的天然氣增量,確保2018-2019采暖季實現雙代工程的氣、電有效供應,提高全市能源安全運行水平。加強氣源保供和電力供應能力,加快布局建設市縣兩級和供氣企業儲氣調峰設施,加快完善電網和燃氣管網建設。(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供電公司、有關燃氣公司)
5.強化散煤市場和劣質散煤管控
按照部門監管、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嚴格散煤生產、加工、儲運、銷售、使用企業監管。強化部門聯動執法,加強落地管理,嚴厲打擊銷售(包括網上銷售)和使用劣質散煤違法行為。嚴控工業和民用燃煤質量,從嚴執行國家《商品煤質量民用散煤》(GB34169-2017)標準,生產加工企業供應用戶的煤炭質量須同時滿足河北省《工業和民用燃料煤》(DB13/2081—2014)地方標準要求。嚴格煤炭生產加工企業管理,確保供應符合標準的合格煤炭,嚴格禁止外來煤洗選,2018年生產原煤洗選率達到80%,到2020年達到90%以上。完成散煤清潔替代的區域劃定為“禁煤區”,除電煤、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規范和加強煤質檢測站煤質抽檢、檢測制度,2018年散煤煤質抽檢覆蓋率不低于90%,并逐年提升抽檢覆蓋率,到2020年全市銷售網點、燃用單位散煤煤質抽檢覆蓋率達到100%,實現散煤質量全面提升。(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
6.強化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和深化治理
堅決拆除集中供熱覆蓋區域內的分散燃煤鍋爐。完成全市范圍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茶爐大灶以及經營性小煤爐替代改造任務。2019年底前,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基本完成有色煙羽治理和超低排放改造,保留的燃煤鍋爐全面達到排放限值和能效標準。推廣清潔高效燃煤鍋爐。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市主城區和各縣(市、區)建成區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生物質鍋爐,35蒸噸/小時以上的生物質鍋爐要達到超低排放標準。淘汰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散煤,在不具備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條件的地區,可按等容量替代的原則,建設大容量燃煤鍋爐進行集中供熱替代。啟動實施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
2020年,燃氣鍋爐完成低氮燃燒改造,城市建成區生物質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2020年底前,全部關停整合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城管執法局;配合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發改委、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工信局)
7.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大力開發、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實現重點用能行業、設備節能標準全覆蓋。加大綠色建筑推廣力度,新建城鎮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進供熱系統智能化改造,推動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推進村居住房墻體節能改造,提升城鄉房屋建筑能效水平。(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城管執法局,配合單位:市工信局)
(二)工業污染治理
堅守防止“散亂污”企業反彈和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兩個底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優布局、調結構、促達標,推進工業企業“持證排污”“按證排污”,推行企業排放績效管理、企業排放信息強制性披露和環境信用評價制度,促進工業企業綠色發展。
8.切實優化產業布局
①開展“三線一單”編制工作
按省統一部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編制工作,加快調整不符合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的產業布局、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結合本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際,進一步嚴格相關行業產業準入,制定更嚴格的產業準入門檻。積極推行區域、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新、改、擴建石化、化工、建材、有色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滿足區域、規劃環評要求。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②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產能
按照省統一部署,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水耗、質量、技術、安全等標準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采取按日連續處罰、限制生產、停產整頓、依法關停等措施,倒逼不達標產能退出市場,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優化。嚴肅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做到應退盡退、真去真退;對“未批先建”的違規項目嚴懲重罰,依法責令恢復原狀,并對有關地方和部門嚴肅追責問責。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防封停設備死灰復燃。嚴格執行水泥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
在保證民生供暖的前提下,繼續扎實做好火電行業去產能工作,促進火電行業結構優化調整。2018年完成曲陽2臺1.5萬千瓦機組和大唐保定華源熱電有限責任公司2臺12.5萬千瓦機組淘汰關停工作,啟動涿州億力達1臺1.2萬千瓦火電機組背壓機替代;完成曲陽縣80.6萬噸水泥產能壓減退出任務。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