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2-12 10:06
來源:武安市人民政府
4.加強機動車監管和尾氣治理。自2019年7月1日起,全市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推廣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推行市(縣)、鄉(鎮)機動車排放污染“網格化”監管機制,加強機動車污染監管力量建設。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保證新車環保裝置生產一致性,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達標車輛等違法行為,確保在我市銷售的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達標。(牽頭部門:市環境保護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交警大隊)
深入推進入戶抽查和路檢路查,加強遙感監測的推廣應用,嚴格監管定期檢驗機構,推進建立“天地車人”一體化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確保在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達標排放。研究制定機動車尾氣超標排放處罰辦法,建立機動車排放違法聯合處罰和責任追究機制,對上路行駛的超標排放機動車實行“環境保護部門取證、公安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牽頭部門:市環境保護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交警大隊)
制定老舊車年度淘汰方案,通過采取劃定禁限行區域、經濟補償、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更新淘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牽頭部門:市交警大隊)
5.加強專項作業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管理。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建立城市專項作業車治理機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備案制度,逐步完善準入、檢查、監測和處罰等標準體系。2018年底前,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嚴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推進工程機械安裝實時定位和排放監控裝置,建設排放監控平臺,2020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推進排放不達標工程機械清潔化改造和淘汰。(牽頭部門: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分局等相關部門)
6.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全市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自2019年1月1日起,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油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并軌。加強對油品制售企業的質量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車用尿素行為,禁止以化工原料名義出售調和油組分,禁止以化工原料勾兌調和油,嚴禁運輸企業儲存使用非標油,堅決取締、嚴厲打擊黑加油站點。(牽頭部門:市商務局、市工商行政和食藥監局)
(六)著力調整用地結構,打好揚塵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
1.持續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驗收合格后方可生產。對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加強修復綠化,減少揚塵。2018年對停產整治驗收達標礦山開展“回頭看”,督導生產礦山治污設施安裝在線監控系統,不達標的繼續停產整治,擅自恢復生產的一律依法強制關閉。加強尾礦(矸石山)資源化利用和綜合治理。對17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通過修復綠化、轉型利用、自然恢復進行綜合治理。到2020年底,責任主體滅失礦山跡地(以2015年河北省礦山環境調查成果為基礎)綜合治理率達50%以上。(牽頭部門:市國土資源局、市冶金局、市工業促進局)
2.深化建筑揚塵專項整治。嚴格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統稱建筑)施工揚塵監管,繼續深化建筑施工揚塵專項整治,嚴格執行《河北省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標準》,城市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建筑工地全面做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建筑工地實現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測聯網全覆蓋。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對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的建筑工地進行處罰,并將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對全市建筑工地登記造冊并實行動態更新,建立建筑施工揚塵管理清單;2018年底前,實現全市建筑工地“六個百分之百”和視頻監控、PM10在線監測聯網全覆蓋;2019年進一步提檔升級,構建起過程全覆蓋、管理全方位、責任全鏈條的建筑施工揚塵治理體系。(牽頭部門: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
3.實施城市土地硬化和綠化。加強對城市公共區域、臨時閑置建設用地、城區道路兩側和城區河道兩側的裸露土地硬化和綠化;對城鄉結合部裸露地面開展復綠控塵工程。對國省干道、鐵路等穿城路段路界內兩側裸露地實施綠化,建設綠化景觀好、生態功能強、綜合效益高的綠色長廊和防護林帶。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牽頭部門:市園林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交通運輸局)
4.加強道路揚塵綜合整治。開展城市道路揚塵專項治理。持續推進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大幅提高城市道路水洗機掃作業比例,推廣主次干路高壓沖洗與機掃聯合作業模式,提高支路、街巷、非機動車道、人行道機掃和沖洗率。逐漸強化城區道路網格化保潔管理,嚴格落實“雙五雙十”標準。2018年,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2019年,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到2020年,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力爭達到90%。實施城市道路揚塵監測制度,構建指標量化考核機制,實行“以克論凈”。嚴格渣土運輸車輛規范管理,嚴查散料貨物運輸車輛遺撒,加大監控和打擊力度。(牽頭部門:市城管大隊)
強化公路揚塵治理。加強進出主城區及周邊國、省干道清掃養護,落實縣、鄉公路養護主體責任,提高機械化清掃水平,到2020年,全市城市出入口及城市周邊重要干線公路、普通干線公路穿越城區路段清掃作業全部實現機械化,公路路面范圍內達到露本色、基本無浮土。(牽頭部門:市交通運輸局)
全面開展標準化施工,按照“誰施工、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督”的原則,建立道路施工揚塵責任追究制度和嚴懲重罰制度。對在建公路建設項目開展揚塵專項整治,提高施工標準化水平,2018年施工現場揚塵整治達標率達到95%以上,到2019年達到100%。(牽頭部門: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
5.加強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和料堆場管理。開展鋼鐵、焦化、水泥、火電、鑄造、磚瓦窯(矸石磚)等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排查工作,分行業建立無組織排放改造清單和管理臺賬。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與輸送以及企業生產工藝過程等無組織排放進行深度治理,并加強監督檢查。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治理。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