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6-19 15:21
來源:紹興市生態環境局
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全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國控點PM2.5平均濃度穩定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內,全市O3濃度出現下降拐點。
到2030年,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氣,包括O3在內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穩定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三、重點領域與主要任務
(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
1.優化產業布局
充分考慮區域環境容量,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推動印染、化工等傳統產業實現升級式集聚、集約化發展,到2020年農歷年底,基本完成越城區印染、化工企業關停退出;到2022年底,基本完成市區印染、化工企業集聚提升工作,建成柯橋藍印小鎮,上虞化工產業實現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園式”集聚發展。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到202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能耗增加值、單位排放增加值年均分別提高4%以上。
責任單位:區、縣(市)政府及濱海新城管委會;市經信局、市發改委。以下區、縣(市)政府及濱海新城管委會均為責任單位,不再列出)
大力培育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現代醫藥、新材料等四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紡織、化工、金屬加工以及黃酒、珍珠等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文化旅游、創意設計、健康養生等現代服務業重點行業,著力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撐,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互動,具有紹興特色的綠色低碳現代工業體系。加快特色產業園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和產業特色小鎮建設等產業平臺建設。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
2.嚴格環境準入
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嚴格執行質量、環保、能耗、安全等法規標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列入去產能計劃的鋼鐵企業,需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
完成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加強建設項目重點污染物總量準入,完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總量控制制度,探索VOCs總量控制,提高VOCs排放重點行業環保準入門檻,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嚴格限制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高VOCs排放建設項目。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3.淘汰落后產能
嚴格落實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6部委《關于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加強環保、能耗、安全、質量等各類專項整治和嚴格常態化執法,依法加快出清不符合國家、省產業政策的落后產能。以鋼鐵、水泥、化纖、印染、化工、制革、磚瓦等行業為重點,加快高耗能重污染行業落后產能淘汰。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
4.開展“低散亂”涉氣企業專項整治
各地充分利用工業大數據平臺、結合信訪舉報等,開展拉網式“低散亂”企業排查,摸清屬地“低散亂”涉氣企業底數,建立準確、真實的“低散亂”涉氣企業清單,按照“分類施治”的原則全面開展“低散亂”涉氣企業整治行動。
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應急管理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5.積極發展生態農業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功能區建設,到2020年,全市累計建成1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綠色有機農產品,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與排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種植業肥藥減量工程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促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6.發展碳匯林業。
深入開展“四邊三化”、“三改一拆”等專項整治,加快美麗城市規劃建設,科學設計城鄉人居環境、景觀風貌和建筑色彩,加強城鄉生態景觀保護,推進生態人文小城市試點和基本無違建市創建。鞏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大力實施森林紹興“六大工程”。加強“四大生態經濟帶”保護建設,開展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加強鏡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一批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管理。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大力開展碳匯林營造試點。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56%,林木蓄積量達2260萬立方米,碳匯能力顯著增強。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二)深化能源結構調整
1.嚴控煤炭消費總量
進一步深化完善并堅決落實《紹興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和《紹興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工作方案》,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608萬噸標煤,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32.6%左右。天然氣消費比重提升到12%以上,并逐漸成為主力能源。嚴格控制區域煤炭消費總量,大力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程。除背壓熱電聯產機組外,禁止審批國家禁止的新建燃煤發電項目,禁止新建35蒸噸/小時以下燃煤鍋爐。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力爭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2.強化能源清潔、高效利用
加強煤炭清潔化利用,繼續實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確保進入紹興市場的煤炭達到低硫潔凈煤要求。推進燃煤熱電企業綜合改造升級,通過“上大壓小”和兼并重組等措施,減少熱電企業家數。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3.推進園區集中供熱
優化熱力供應布局,加快建設和完善工業園區熱網工程,不斷提高集中供熱能力和供熱管網覆蓋范圍。推進浙江天馬熱電有限公司五期擴改擴建工程,浙能濱海熱電有限公司三期擴建工程,龍德環保熱電三期擴建技改項目等項目。到2020年,全市熱負荷在100蒸噸/時以上的工業園區全面實現集中供熱。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