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12 14:33
來源:陜西省人民政府
10.持續推進散煤治理清潔取暖。延安市、榆林市保質保量完成清潔取暖改造任務。以關中3個重點片區(楊凌片區、鄠邑興平片區、高陵涇陽富平片區)為重點,開展優化提升清潔取暖行動。〔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在關中3個重點片區同步實施農房危房改造、農村抗震改造和既有農房節能改造,提升農房建設品質和建筑能效水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快城市供熱結構調整。制定《關中地區供熱結構調整方案》。實施大唐富平電廠向富閻新區供熱項目、大唐秦嶺電廠向華陰供熱項目。加快西安垃圾焚燒廠配套供熱管網建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地熱能供暖面積提高到7000萬平方米。關中各市(區)新建居民住宅、商業綜合體等必須使用清潔能源供暖。〔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優化交通結構。
12.優化調整貨運結構。出臺《陜西省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打造清潔運輸先行引領區,培育一批清潔運輸企業。在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行業和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鐵路專用線和聯運轉運銜接設施建設,擴大現有作業區鐵路運輸能力,對關中各市(區)鐵路場站進行適貨化改造。〔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牽頭,省交通運輸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落實〕
13.強化移動源綜合治理。支持柴油貨車進行污染治理。推動老舊鐵路機車淘汰,基本淘汰第一階段及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動機械以及鐵路內燃機車“冒黑煙”現象。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橋電使用率達到95%以上。〔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部機場集團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全面保障成品油質量。堅決打擊非標油品,對成品油進口、生產、倉儲、銷售、運輸、使用等全環節加強監管。(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西安海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對成品油流通領域開展監督檢查,全面清理整頓自建油罐、流動加油車和黑加油站點。(省商務廳牽頭,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提升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中柴油抽測頻次,對發現的線索進行溯源,嚴厲追究相關生產、銷售、運輸者主體責任。(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面源污染防治。
15.綜合治理揚塵污染。嚴格落實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和2024年度工作要點中各項揚塵污染管控措施。將防治揚塵污染費用納入工程造價。(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46.5%。(省林業局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推進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新建礦山原則上要同步建設鐵路專用線或采用其他清潔運輸方式。對限期整改仍不達標的礦山,根據安全生產、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等要求依法關閉。〔省自然資源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健全秸稈收儲運服務體系,提高離田效能,關中3個重點片區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7%以上。〔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在依法劃定的區域內,禁止秸稈、垃圾露天焚燒。(省生態環境廳牽頭,各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加強煙花爆竹禁限放管理。聚焦重點時段,加強禁燃區內禁燃監管。(省公安廳牽頭,省應急管理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多污染物減排。
19.全面推進VOCs綜合治理。污水處理廠(站)排放的高濃度有機廢氣應單獨收集處理;含VOCs有機廢水儲罐、裝置區集水井(池)排放的有機廢氣應密閉收集處理。企業開停工、檢維修期間,按照要求及時收集處理退料、清洗、吹掃等作業產生的VOCs廢氣,不得將火炬燃燒裝置作為日常大氣污染處理設施。(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有序開展重點行業深度治理。完成國家下達的鋼鐵、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任務。推進玻璃、石灰、礦棉、有色等行業深度治理。加強生物質鍋爐監管,推進整合小型生物質鍋爐,積極引導大型生物質鍋爐(含電力)開展超低排放改造。2024年審查通過環保績效B級及以上和引領性企業100家左右。〔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加強惡臭異味污染治理。開展惡臭異味擾民問題排查整治。投訴集中的工業園區、重點企業要安裝運行在線監測系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2.穩步推進農業氨污染防控。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推廣低蛋白日糧技術,減少氨排放。鼓勵生豬、家禽養殖場實施圈舍、糞污輸送、存儲及處理設施封閉改造。在關中各市(區)規模化養殖場全面推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臺賬制度,強化日常監督指導。(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23.完善政策機制。完善差異化電價制度、清潔取暖“煤改電”及采暖用電銷售側峰谷電價制度。督促指導各地建立終端銷售價格與采購價格聯動機制,落實好清潔取暖氣價政策。〔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