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7-09 10:13
來源:生態環境部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六、淮南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等工作推進不力、城市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2025年6月,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淮南市發現,淮南市對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把關不嚴,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淘汰等重點工作推進緩慢,煤矸石綜合利用環節污染治理不到位,空氣質量出現反彈。
基本情況
2025年1-5月,淮南市環境空氣顆粒物濃度反彈明顯,PM10濃度同比惡化7.1%;PM2.5濃度同比惡化1.5%。
主要問題
一是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把關不嚴
《安徽省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源消費置換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辦法》(皖節能〔2021〕4號)規定,審查機關應對煤炭消費替代源是否真實可行,替代量計算是否科學、準確,以及實際落實情況進行審查、檢查、現場核查,未按規定落實能源消費置換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的項目不得投產運營。
督察發現,淮南市發改委作為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的審查單位,審查把關不嚴不實,一些耗煤項目煤炭替代數據嚴重失真。《淮南礦業集團潘集電廠一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明確,潘集電廠一期項目125.4萬噸煤炭消費替代量來自潘一選煤廠(本井)。經核實,潘一選煤廠(本井)實際煤炭消費減量僅為80.9萬噸,煤炭消費替代缺口達44.5萬噸。《淮南礦業集團潘集電廠二期2×660MW 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明確,潘集電廠二期項目96.9萬噸煤炭消費替代量來自潘三電廠。經核實,潘三電廠實際煤炭消費減量僅為84.3萬噸,煤炭消費替代缺口達12.6萬噸。潘集電廠一期、二期項目在未嚴格落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案的情況下,分別于2023年2月、2025年5月投產。
二是燃煤鍋爐淘汰等重點工作推進緩慢
國務院《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要求,支持自備燃煤機組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到2025年,重點區域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淮南市是國家明確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督察發現,中煤新集一電廠1998年建成投運的3臺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目前仍有2臺在用,清潔能源替代方案仍處于可研階段。《安徽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方案》要求,重點區域散煤基本清零。督察前期暗訪發現,潘集區、鳳臺縣畜禽養殖企業使用散煤進行供暖較為普遍。
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低熱值煤發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規定,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應以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熱值煤為主要燃料。淮南市現有3家低熱值煤電廠,環評文件要求,顧橋電廠煤矸石摻燒比例應達到50%,但實際僅占10%。環評文件要求,中煤新集二電廠燃料來源應為煤泥、煤矸石,但實際違規使用原煤作為燃料;中煤新集一電廠燃料也全部為原煤。省能源局要求上述3家電廠提高矸石使用率,不具備整改條件的應按程序于2025年底前關停或轉為應急備用。截至督察時,3家電廠仍在生產,相關工作推進滯后。
三是煤矸石污染治理不到位
淮南市年產煤矸石約1600萬噸,煤矸石在堆存、轉運、利用等環節大氣污染問題較為突出。毛集實驗區花家湖、潘集區潘集火車站、潘一礦、蘆集鎮周邊大量煤矸石露天堆放、篩分,揚塵污染嚴重,淮南市環委辦曾多次交辦,但整改工作不到位,相關問題反復出現。中煤新集一礦19萬噸煤矸石覆蓋不完全、露天作業,中煤新集二礦煤矸石輸送廊道尾端未封閉。潘集區興疃碼頭大量煤矸石露天堆放,未采取覆蓋、噴淋等降塵抑塵措施。淮南市鵬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用挖掘機裝卸煤矸石,未采取加裝擋板、噴淋等降塵抑塵措施,粉塵污染問題突出。
原因分析
淮南市發展改革、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落實空氣質量改善工作有差距,推動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燃煤鍋爐淘汰等重點工作不夠有力;個別企業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失實;潘集、毛集實驗區、鳳臺等縣區對煤矸石污染治理不到位。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