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浙江省發布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全文)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20%

時間:2017-05-05 11:03

來源:浙江省政府

近日,中國大氣網獲悉,浙江省已將《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對外發布,浙江省十三五期間要求,到2020年,全省未達標設區城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20%,全省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2.6%以上。2016、2017、2018和2019年,各設區城市累計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進度分別不低于20%、40%、60%、80%。

1493953981256327.png

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

為提供優良的大氣環境質量,實現建設美麗浙江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好“十三五”時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十三五”大氣污染防治規劃》、《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和《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等要求,制定本規劃。

一、形勢與挑戰

“十二五”時期,我省按照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深入實施浙江省清潔空氣行動方案和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力推進調整能源結構、防治機動車污染、治理工業污染、調整產業布局與結構、整治城市揚塵和煙塵、控制農村廢氣污染六大專項行動,加快建設美麗浙江,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一)主要成效。

1.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在“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年均增長8%以上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顯著,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分別較2010年下降了21.4%、28.8%,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2015年,全省設區城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16、37、70微克/立方米,較2010年分別下降46.7%、11.9%、13.6%。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23.0%,超額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下降目標。

2.能源和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積極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加大清潔能源推廣力度,全省清潔能源利用比例(含省外調入水電)從2010年的12%提高至21%,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含省外調入水電)從2010年的9.8%提高至16.0%,天然氣消費量從2010年的32億方提高至78億方。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15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為1.38億噸原煤,較2012年減少約600萬噸,累計淘汰分散燃煤小鍋爐2.1萬多臺。全省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大力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和煤改氣。有序推進大氣重污染企業關停搬遷,完成杭州市杭鋼半山鋼鐵基地、半山電廠和蕭山電廠燃煤機組、紹興市錢清電廠、臺州市醫化園區重污染企業等關停搬遷。

3.工業污染防治不斷深化。全力推進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建設,省統調煤電機組、燃煤熱電機組、鋼鐵企業全部建成脫硫設施,所有省統調煤電機組、70%以上燃煤熱電機組、所有水泥熟料生產線建成脫硝設施。推動燃煤發電、熱電機組開展超低排放改造,率先在國內建成國際領先的超低排放燃煤機組,新建及改造35臺2377萬千瓦大型煤電機組和10臺燃煤熱電機組。火電、鋼鐵、平板玻璃、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等完成新一輪除塵改造。強化工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治理,有序推進有機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基本完成印染行業定型機廢氣治理,近150家石化、有機化工企業建立了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體系。

4.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持續推進。健全機動車排氣管理法規制度,頒布《浙江省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推進機動車排氣管理平臺的建設,建成機動車排氣檢測機構124個,檢測線1085條。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環保標志發放率近90%,實行黃標車區域限行。全力開展黃標車淘汰,淘汰黃標車85萬輛。全面開展油氣回收治理,2500座加油站、40座儲油庫、700輛油罐車實現油氣回收治理。加快車用油品提升,2015年底全省全面供應國V標準車用汽柴油。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全省共推廣新能源汽車28663輛,數量居全國前列,建成充換電站281座、充電樁3472個。

5.城鄉廢氣治理全面推進。加強建筑工地揚塵管理,建立“7個100%長效監管機制”。開展露天堆場防風抑塵治理,完善煤炭、港口碼頭等堆場管理。推行環衛清掃作業機械化,設區市本級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加強生活廢氣治理,干洗業有機廢氣整治初見成效,強化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印發餐飲油煙管理暫行辦法。嚴格控制秸稈露天焚燒,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9.7%。推進農業氨污染治理,年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提高到3250萬畝,年推廣商品有機肥提高到80萬噸以上。開展礦山粉塵防治,50%的礦山實現規范運行,建成綠色礦山363家。實施綠化造林工程,新增省級重點公益林面積和平原綠化面積,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1%。

6.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建設浙江省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網絡,建成空氣自動監測站171個,實現縣以上城市PM2.5等6項因子監測全覆蓋;建成大氣監測超級站2個,為進行深度大氣觀測和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積極構建浙江省區域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技術體系,基本完成大氣環境監測網絡、預報模式系統建設,臺州、鎮海、北侖、上虞、平湖等地在重污染區域建立特殊污染因子預警監測系統。重污染天氣預警應對能力初步建立,全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體系基本建成。建立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加強與周邊省市的協作和聯防聯控,協調解決跨區域大氣環境突出問題。

1234567...10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