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成人小视频|国产黄影院|青青草免费观看|55影视大全免费追剧|chottie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浙江省發布大氣污染防治“十三五”規劃(全文) 2020年PM2.5年均濃度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20%

時間:2017-05-05 11:03

來源:浙江省政府

以石化、化工、涂裝、合成革、紡織印染、橡膠塑料制品、印刷包裝、化纖、制鞋、儲運等行業為重點,大力推進重點區域、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全過程防治措施。重點企業工藝裝備、污染治理水平和環境監管能力大幅提升,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穩定達到相關控制標準要求。

新、改、擴建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項目,必須按照“一流的設計、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治污、一流的管理”的原則進行建設,嚴格執行相關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實現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的雙達標。新增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實行區域內現役源削減替代,其中杭州、寧波、湖州、嘉興、紹興等環杭州灣地區重點控制區及溫州、臺州、金華和衢州等設區市,新建項目涉及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實行區域內現役源2倍削減量替代,舟山和麗水實行1.5 倍削減量替代。

(1)推進石油和化工行業達標排放治理。重點推進石化、農藥、醫藥、合成樹脂、化纖、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污減排。鼓勵企業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或低反應活性的原輔材料,大力發展清潔、高效的綠色環保產品。優化生產工藝過程,全面推進“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實現LDAR體系長效管理。加強非正常工況排放控制,嚴格控制儲存、裝卸損失,提升有機廢氣的收集和治理水平。現有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學生產企業應嚴格實施《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0—2015)和《石油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1—2015),全面推進環保設施達標排放改造。到2020年,石化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40%以上;到2020年,農藥、醫藥、合成樹脂、化纖、橡膠和塑料制品制造等化工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30%以上。

(2)推進工業涂裝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整治。重點推進汽車制造、汽車維修、家具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機械制造、鋼結構制造、卷材制造、電氣機械制造等行業工業涂裝工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深入實施《浙江省涂裝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規范》。大力推廣使用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和水性膠黏劑,限制使用即用狀態下揮發性有機物含量>420克/升的涂料。優化涂裝工藝,鼓勵企業采用密閉型生產成套裝置,推廣應用自動連續化噴涂線。產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的涂裝生產工藝裝置或區域必須配備有效的廢氣收集系統,提高有機廢氣收集效率,提升末端治理水平。到2020年,工業涂裝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30%以上。

(3)開展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整治。深入實施《浙江省印刷和包裝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規范》。推廣使用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環境友好型原輔材料和低(無)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生產工藝、設備。加強無組織排放收集,優化烘干技術,配套建設末端治理措施,實現揮發性有機物全過程減排。鼓勵企業實施綠色印刷,執行綠色印刷標準,通過綠色印刷認證。到2020年,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50%以上。

(4)開展合成革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積極探索溶劑替代技術,推進水性樹脂替代和無溶劑合成革生產技術及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從源頭消除有機溶劑污染。優化生產工藝和設備,控制無組織排放廢氣,加強有機廢氣的回收和治理。到2020年,合成革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30%以上。

(5)開展制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推廣使用水性膠黏劑等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原輔材料,降低溶劑型膠黏劑的使用比例。改進生產工藝,推廣用膠量少或配套環保型原輔材料使用的工藝、設備。采用密閉、半密閉技術或分區密封生產工藝線,提高廢氣收集效率,提升末端治理水平。到2020年,制鞋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30%以上。

(6)開展紡織印染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鼓勵使用低毒、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環保型整理劑及溶劑等原輔材料,規范揮發性原料儲存。鼓勵紡織染整企業和機械設備制造商聯合開發環保密閉型生產集成裝備,提高廢氣收集效率。定型、印花、涂層等產生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物的工藝裝置必須配套使用廢氣收集系統,并根據污染物特征選用適宜、高效的揮發性有機物處理技術。到2020年,紡織印染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減少30%以上。

(7)加強儲運過程油氣回收治理。推進液化品(油品)密閉裝卸。加大儲油儲氣庫、加油加氣站、油罐車、氣罐車油氣回收裝置檢查力度,確保油氣回收裝置安裝率100%,并維持設施正常穩定運行。開展原油、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改造。

(8)推進工業園區揮發性有機物集中整治。制定園區揮發性有機物集中整治工作方案,推進企業制定并實施“一廠一策”治理方案。規范園區的企業環境管理,建立工業園區(聚集區)企業環境管理臺帳,實現“一廠一檔”。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省經信委、省質監局。

4.開展其他工業污染源治理改造

加大對其他工業污染源的環境監管力度,集中力量對全省涉氣企業進行全面整治。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企業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設置大氣污染物排放口,并采取有效的廢氣治理措施,達到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遵守重點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要采取清潔生產改造、污染深度治理等措施,限期整治改造;對問題嚴重、達標無望的責令關閉。到2020年,其他工業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度削減。

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省經信委。

5.推進煤改氣、煤改電

大力推進燃煤鍋爐和自備電站“煤改氣”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業天然氣價格,引導工業企業使用天然氣。加快城鄉電氣化,引導用能企業“煤改電”、“油改電”,第三產業全面推行“煤改電”。在服裝紡織、木材加工、水產養殖與加工等行業,試點蓄熱式工業電鍋爐替代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以外的燃煤鍋爐;在金屬加工、鑄造、陶瓷、巖棉、微晶玻璃等行業推廣電窯爐。

12345678...10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clhh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大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