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16 09:14
來源:江蘇省政府
開展新能源微電網示范。以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天然氣等新能源分布式系統為基礎,同步配置高效儲能調峰裝置,因地制宜,積極開展新能源微電網示范應用。優先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大、滲透率高,具備多能互補條件的地區,開展聯網型微電網試點。優先在海島等電網未覆蓋地區,開展獨立型微電網試點。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空間大的農林場圃以及占地面積大的獨立工礦企業,積極開發新能源,構建微電網。“十三五”期間,建設50個微電網示范工程。
(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制度環境,夯實基礎研究,加強技術創新,提升裝備水平,形成創新要素充分流動、平臺資源充分共享、知識產權充分保護、創新成果充分轉化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成能源科技強省。
1.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加強載體建設,充分利用國家、省能源科技專項資金和各類社會資本,加強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等研發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創新平臺作用,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加強制度創新,鼓勵組建創新聯盟,著力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智力支撐,加快能源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人才高地”和“能源智庫”。
2.推動重大技術攻關。
結合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江蘇智造步伐,以重點項目和示范項目為依托,圍繞綠色、低碳、智能戰略方向,找準共性技術,確定突破方向,積極“推廣應用一批、示范試驗一批、集中攻關一批”,推動能源創新發展、高效發展。加快燃氣輪機設計技術與關鍵材料突破,提高燃氣發電效率。支持省內修造企業提升燃機自主檢修維護能力,降低燃氣發電企業成本。加快智能電網研究應用,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加快高效光伏組件與光熱利用研究,提高太陽能發電效率。加快大功率和低風速風機技術的研發并取得突破,提高風能利用效率。加快研發海上大功率風機技術,探索海上浮式風電技術,研究推進海上升壓站集中控制等技術。加快規模化儲能與微電網示范應用,提高系統綜合效率。加快環保新技術研發,實現資源化利用。積極支持低能耗CO2轉化利用技術的工程應用。探索應用新興能源模式,積極推進清潔能源與互聯網、物聯網融合發展。支持蘇州開展國際能源變革發展典范城市建設試點。
3.提升重大裝備水平。
堅持依托企業開展創新研發,依托市場加快技術應用,依托工程推動裝備提升,不斷促進我省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化、高端化、國際化。依托非常規油氣及深海油氣勘探開發,推動陸上及海洋深層鉆井平臺技術突破并示范應用。依托在省內建設國家燃煤機組示范項目和燃煤發電升級改造行動,推動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等重大裝備國產化。依托田灣核電站項目,推進核島壓力容器、蒸發器、管閥等關鍵部件制造技術自主化率提升。依托海上風電基地,推進風機核心配套裝備基地建設。依托綠色能源示范點,推進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創新。依托特高壓交直流和智能電網項目,推進智能電網產業基地集群發展。到2020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裝備工業體系。
(七)深化關鍵環節改革。
以市場化、均等化為目標方向,堅持頂層設計與分層對接相結合、總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統一,協同推進電力、油氣體制改革和能源民生工程,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公平均等的市場體系和發展格局。
1.實施電力體制改革。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和相關配套文件,制定改革方案,開展試點示范,科學推進我省電力體制改革。
有序推進總體改革。成立省電力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統籌全省電力體制改革工作。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和“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的實施路徑,制定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建立健全有法可依、政企分開、主體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的市場機制。到2020年,初步形成有效競爭的電力市場結構和電力市場體系。
加快推進專項改革。有序推進輸配電價改革,逐步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轉變政府對電網的監管方式,健全對電網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形成保障電網安全運行、滿足電力市場建設需要、促進電力用戶公平合理負擔的輸配電價機制。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完善市場化交易規則和機制,推動電力市場市場化改革。規范組建電力交易機構,成立市場管理委員會,推動交易機構從內設平臺向相對獨立轉變。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逐步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動發電用電從計劃管理向市場條件轉變。穩步推進售電側改革,制定實施《售電側改革試點方案》,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推動配電售電從獨家經營向多元競爭轉變。加強和規范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管理,推動具備條件的并網自備電廠成為合格的發電市場主體。
2.實施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按照國家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總體部署,著力破解基礎設施共用等難題,推動進口LNG經營主體和天然氣基礎設施使用主體“兩個多元”。
推進油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實施《江蘇省LNG接收站公平開放監管實施辦法》,規范LNG接收站公平開放市場行為,開展LNG接收站對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準入試點示范。推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業在蘇輸氣管網互聯互通,重要過江通道共建共用。立足優化全省輸氣干線布局,填補沿海地區干線空白,加快實現管道氣“縣縣通”,以構建沿海輸氣系統為重點,組建沿海天然氣管道公司,推動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中央企業與地方企業、資源方與用戶方共同參與,形成多方共建、各方共用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新模式。
推進油氣市場化改革。進一步落實大用戶直供交易,推進非居民用氣市場化交易,加快成品油市場化改革步伐。引進多元市場主體,鼓勵大用戶實現雙氣源供應,創造終端市場競爭條件。加強油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改革管道運輸價格管理模式。加強和完善天然氣管道運輸成本監審核價格監管,加強對管道運輸價格和城鎮燃氣特許經營監督管理,在部分地區率先試行定價動態監管,加快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