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24 10:15
來源:浙江省環保廳
日前,浙江印發《關于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意見(二次征求意見稿)》。二次征求意見稿提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探索開展大氣氨排放控制。到2020年,燃煤發電和熱電機組煙氣排放穩定達到超低排放要求。推動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文如下:
關于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的意見
(二次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精神,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制定本意見。
一、深刻領會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系統科學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六項原則。這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揭示了生態環境與社會發展的規律,是人與自然、發展與保護、生態與民生、法治與環保的辯證統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展現了強烈使命擔當、蘊含著深厚民生情懷、具有寬廣的全球視野,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與最高準則,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動力。
浙江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要以義不容辭的責任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深刻領會和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開創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砥礪前行,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標準治理,在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二、切實增強建設美麗浙江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在“八八戰略”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歷屆省委、省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持續推進綠色浙江、生態浙江、美麗浙江建設,連續實施四輪“811”專項行動,全面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美麗浙江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但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特別是在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人民群眾對優美環境的期待與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不足的矛盾尤為凸顯。一些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對“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認識仍不到位,一些部門“管行業必須管環?!钡囊庾R還不夠強;發展中一些布局性、結構性、素質性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水平仍然不高;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仍不穩固,環境風險防控壓力仍然較大;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力量仍然薄弱,環保部門“小馬拉大車”現象比較突出,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還不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水平仍然較低,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仍不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依然是我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兩個高水平”建設的突出短板。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新要求,要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建設美麗浙江,全省上下仍然要付出艱苦努力。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窗口期”的重大戰略判斷,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從踐行黨的使命宗旨、為人民謀福祉的高度,切實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責任,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展現我省良好形象的發力點,高標準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奮力開辟美麗浙江建設新境界。
三、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
加快構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嚴格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失職追責,壓實各方責任,構建多方合力攻堅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一)落實黨政主體責任
地方黨委和政府對生態環境保護負總責。黨委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督促落實。政府要強化責任、統籌推進、抓好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至少每季度研究1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其他有關領導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嚴格落實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要求,生態環境質量達標地區要保持穩定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達標地區的市、縣級政府,要于2018年底前制定實施限期達標規劃,向上級政府備案并向社會公開。
強化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健全完善“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钡纳鷳B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出臺《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確保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各部門要制定本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年度工作計劃、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開,落實情況每年向黨委、政府報告。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